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FC的难度在于产业整合

(2007-08-19 21:07:31)
标签:

IT/科技

 虽然NFC手机支付应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大力推广,但是它的商业模式问题依然会在一段时期内困扰这个产业的发展。

在NFC移动支付的产业链上,涉及诸如电信、金融等国家核心产业部门,如何创建合理的商业模式,让产业链各个环节共同受益,这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至少在目前来看,NFC技术应用还没有让电信和金融等形成一个很好的受益环境。

事实上,NFC在我国大陆地区首次商用是在厦门(7月30日),虽然主推厂商诺基亚在其新闻稿中一再把厦门移动当作噱头,但是实际上厦门移动仅仅扮演了手机渠道提供商的角色,整个应用实现和移动的网络关系并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在业务实现上,NFC技术尚未与电信网络运营实现融合。在对待NFC的态度上,移动运营商更多的还是在“静观其变”。

移动运营商的参与深度,对于NFC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业界也正在就此做出努力。其实,在SIM卡中嵌入NFC技术解决方案,也是提升移动运营商产业地位的一个契机。在NFC卡的身份识别以及与手机话费统一计费方面,运营商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目前以“移动+支付”为卖点的NFC而言,电信与金融系统的合作不可避免。在这方面,日本运营商做出了探索。在NTT DoCoMo的推动下,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应用在日本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另外一个事实是:早在1983年NTT DoCoMo便进入了银行卡收单市场,并于2005年和2006年相继成为两家银行的股东。因此,这一切都是在NTT DoCoMo高度整合了银行卡、读卡器、无线网络、手机等产业环节后取得的成果。这一切在我国大陆地区还是很难效仿的。

事实上,NFC手机本身并不能给手机厂商带来更多的额外利益,主推NFC手机的厂商也很清楚这一点。诺基亚方面人士也表示,NFC技术不仅可以扩大手机的功能应用,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给厂商带来进入其他服务领域的机会,“移动支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整个市场来看,基于NFC技术的服务业务空间巨大”。

商用升温

NFC的转机发生在2007年的2月份。当时GSM协会发表了相关白皮书,确认“NFC是手机非接触应用的最可取技术方案,并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这个白皮书得到了19家代表全球45% GSM网络的移动运营商的支持,其中包括中国移动。

至此,“几乎所有的GSM手机厂商都介入进来”,由诺基亚、索尼、飞利浦公司于2004年创立的NFC论坛,至今已有100多家全球化大公司成为会员。

欧洲通信标准机构(ETSI)将在今年推出基于SIM卡的NFC技术标准,目前已经确定的一个环节是:ETSI将SIM卡中最后一个空余的PIN留给了NFC。

“SIM卡集成方案”与目前把NFC芯片放置于手机背盖内的做法完全不同,该方案可以最终实现机卡分离,在用户更换手机时可以保留NFC卡,同时对用户的身份认证也更为方便。郑昭东表示,诺基亚将在2008年推出基于SIM卡的NFC手机。

另外,GSM协会发布的白皮书还认为,“可信的第三方服务是NFC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涉及相关产业链的整合已经开始。例如,2006年9月,诺基亚和德国G&D公司成立了空中发卡服务合资公司。

据了解,NFC论坛已发表白皮书着手制定NFC标签标准,而在蓝牙技术标准中也规定了与NFC的匹配标准,二者的配合使用,将能够解决蓝牙手机间通信设置繁琐的问题,利用两个手机间的NFC通信可以方便地启动蓝牙连接。

一系列利好措施的出台,将有望加速NFC手机支付的商用化发展。目前,业内对NFC手机市场的乐观预期也在逐步升温。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0年,NFC会成为手机基本配置之一,集成了NFC支付功能的手机将超过新手机总量的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