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进入了四处颠簸的十二月,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城市观赏了宣传已久的葛爷贺岁三片。总的来说,准备好失望的片子没有那么失望,有些期待的片子也一般二般。赵孤很陈凯歌,子弹很姜文,非2很王朔,当然,三部片子都很葛优。
 
赵孤躲开那两部片子是明智的,因为它最不娱乐,陈导最娱乐的一部片子当属无极了,着实把全国人民娱乐了一把。中规中矩的一部陈凯歌作品,故事也讲得最完整。史书中对赵氏孤儿的描述有很多版本,其中《史记》的版本是最浪漫的,此片也就根据史记这一版本改编了。唯一一点没搞明白的,程婴父子在将军府里杀了人,是怎么大摇大摆溜达回大街上的。还有,很严肃的讲故事能把观众讲得笑场,也是陈导的本事。陈导一直在弯着腰挣钱,也许他知道自己一旦直起腰了,人们只能看到他的背影。
 
子弹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式的商业片。很商业,口碑不错是正常的。个人以为本年度把商业片玩得炉火纯青的,除了狄仁杰,就当属此片了。我曾经担心姜导又要搞出一部太阳升起来,还好,聪明的导演善于找到自己的路子,玩飞了能找回来。当然,还有些太阳的影子不甘心的放在了里面,如结尾回到开场,在字幕出来之前喊一些让人不明白为什么的台词。我还是那句话,别琢磨,这部片子本来就没想让你琢磨。片子很娱乐很酷。为了让片子更酷,加快了镜头和情节的节奏,从而损失了对情节交代的逻辑性,为了让姜文更酷,宁可花几分钟的时间逼葛优把中国话翻译来翻译去。从情节上讲,最大的硬伤应该是最后的决战。一广场的银子倒也罢了,不知道四个土匪从哪里搞来的一广场的足以武装一个师团的枪支弹药。如果说张麻子土匪人手众多吧,何必只带四个人提心吊胆命悬一线的跟黄四决战,还掐着手指算胜率,再者,要打攻坚战的话,用这些武器武装自己的职业土匪们,总比武装平民百姓效率高些吧。如果说张麻子手下只剩这四个人,那他们怎么一下子变出这么多武器的,别说买了(武器也是很贵滴),就四个人搬,给他三天也搬不完。不过嘛,娱乐片,还是不要太琢磨了。这样一部合格的商业片,恐怕放到好莱坞去放也不丢人。这回,姜导算是站着把钱给挣了。
 
也有躺着挣钱的。非2很王朔,而且是终晚期的王朔。这回,让我记住的经典台词,不是那些搞笑的了,而是王作家急于跟大家分享的凝结其大半生的人生感悟。不过,这些观点在下倒是与王编剧心有戚戚焉。如“这不是病,这是命”,我在听了前半句,随口就把下半句提前说出来了。“那些按脚的,都是从前的穷人,翻身变富了回头来可劲使唤人。”在这里,同王编剧一同呼吁大家,赚了钱别把自己搞的跟暴发户似的,这样反而得不到尊重,还是低碳些淡定些为好。还有,“人生是一场修炼”。的确。王编剧从我的千岁寒开始,就早已成仙了,现在回到凡间给大家讲讲道理。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听的进去。毕竟,大家是图乐来的,贺岁片嘛。有好的感悟和台词,并不代表是一部好电影。毕竟,非2没有讲出一个好的故事。不过话说回来,王大仙现在能把东西搞的让你能看懂,已经谢天谢地了。在下从小就是王朔的粉丝,从前粉他的作品,现在粉他的感悟,不过,我不粉这部电影。
 
最后想说,还是尽量不要拿诚恳来评价片子的好坏。就好像夸一个姑娘说你很善良一样。我相信没有一个作者不是很认真的在创作。音乐也罢,电影也罢,于作品来说,诚恳,是最基本的,正如善良之于人。
 
杰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