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开祯:作家永远当不了明星

标签:
杂谈 |
|
||||||
许开祯:作家永远当不了明星 | ||||||
http://119.145.136.178/szb/tplimg/dot.gif | ||||||
改编自小说《凉州往事》的电视剧《光荣大地》正在河南卫视热播。作为2012开年大戏,《光荣大地》以关注历史变革中普通民众的视角、演员有血有肉的表演,曾在央视一套和北京卫视创下收视热潮。 由小说走向荧屏,期间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对剧中人物的塑造,原著作者又有何评价?昨日,佛山日报记者对小说原著作者许开祯作了专访。 谈该剧: 接上了地气 佛山日报记者:您觉得电视剧《光荣大地》中演员的表演,有没有完全展现您笔下人物的形象?剧中您最欣赏哪位演员? 许开祯:我觉得,这部影视剧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几位著名演员的成功表演。尤其是巍子和姚笛的成功表演,使得整个剧接上了地气。 巍子是我尊敬的名演员,他演的好多角色我都喜欢,比如他在《铁梨花》中饰演的赵元庚亦正亦邪,形象鲜活、血肉丰满。在《光荣大地》中,巍子准确地把握了水二爷这个人物的魂,吃透了这个人物的精髓,加上他本身就是西北人,对西北这片土地的了解是深厚而又质朴的,因此剧中的水二爷,感觉是演活了,演神了,真正刻画出了西北汉子身上与天地同在的刚烈,还有比水更温软的柔情。他对妻子,对自己的女儿,以及对长工对下人那独特的爱,在影视作品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带着血肉的,也是跟西北这片土地牢牢紧贴着的。 谈改编: 好剧本太少了 佛山日报记者:近年来,《杜拉拉升职记》、《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等影视剧都是由图书改编成影视剧的,改编似乎已经成为当下的一股潮流,请问您如何看待这股潮流? 许开祯:每个作家都渴望触电,因为影视剧的传播面远远高于小说,触电,可以让作家的作品传播得更远。 目前电视剧需求量很大,但好的剧本太少了,太多的编剧脱离了生活,缺少了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于是穿越剧宫廷剧泛滥,充斥于荧屏。但观众真正需要的,是有营养的东西,是沾尘带露接地气的东西,这点,怕是很多编剧做不到,于是制片方只能将目光投向传统作家的小说,从里面淘金。
佛山日报记者:《光荣大地》是根据您创作的长篇乡土小说《凉州往事》改编的,这是您的第一部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吗?是怎样的机缘促成了小说走上荧屏的? 许开祯:这是我第二部搬上荧屏的作品。第一部是根据长篇小说《政法书记》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神圣使命》,由著名演员张嘉译主演。 这部小说能走向影视,我想主要利益于两个方面,一是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在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年代发生的传奇故事,二是西北大地上那些世世代代与土地生生不息休戚相关的人们,他们身上被赋予了很多文化符号,最大的符号就是英勇、忠诚、刚烈不屈。这也 是主人公水二爷身上所集聚的优秀品质,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一种精神特质和文化特质。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才让影视界觉得这部作品不应该只限于小说,而应以更宽泛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传播方式传播出去。 谈写作: 想成为明星的作家太浮躁 佛山日报记者:作为一位畅销书作家,您认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许开祯:好的文学作品,最起码要具备以下几样:一、好的故事。二、流畅的叙述。三、有思想内涵,有作家独特的思考与感悟。四、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佛山日报记者:刚刚过去的2011年,您以190万的年度版税收入登上了作家富豪榜,可以谈谈您的感想吗? 许开祯:这个榜说穿了是在关注作品在市场中的表现,即销量。销量不能代表一切,但至 少可以代表作品与读者的亲密程度。 我关注这个榜,也想让自己的作品出现在这些榜单上。我对写作没有太高的追求,不敢神圣,只想自己写出的作品能得到读者的青睐,读者喜爱了,我心里才踏实。我觉得当下这个时代,作家必须搞清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不朽,什么叫经典?畅销的不一定经典,但经典的东西绝对畅销。
佛山日报记者:作家富豪榜以及各种畅销排行榜的出现,使得作家越来越公众化、明星化,您认同这样的变化吗? 许开祯:作家就是作家,永远也做不了明星。不少作家想成为明星,只是说他们太浮躁,耐不了这份寂寞。作家必须受得住寂寞。但作家必须是公众人物,必须按公众人物的要求自己。因为作品对读者是有引导意义的,这也是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所在。 文/佛山日报记者 黎红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