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捞人会不会成为一门产业?
(2010-04-01 09:38:52)
标签:
杂谈 |
律师捞人会不会成为一门产业?
----就《打黑》一书再答记者问(删减稿,详文见报后贴出)
记者:《打黑》上市后,引起书业界高度关注,各大图书商城畅销榜上,《打黑》都占得一席,上周甚至高居开卷畅销榜榜首,您能告诉我,是什么因素让这本书迅速走红么?
许:我想还是沾了重庆打黑的光,百姓高度关注重庆打黑,《打黑》又以重庆打黑事件为原型,书中塑造了文强、陈光明,以及文强弟媳等人,读者很可能是冲这个去的。
记者:您是说,纪实性让这本书受到了读者亲睐?
许:可以这么说。
记者:您在打黑中塑造了一个三陪女,她最终成为黑社会老大,请问许老师,为什么要以一个底层女人做为小说的主人公,您是怎么考虑的?
许:让三陪女冷滟秋担当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一是女人更比男人有反叛性,她们一旦受到屈辱或是凌辱,其报复力远比男人强。我查阅过不少杀人案的卷宗,里面女凶犯做案手段或做案的残忍度远远高于男凶犯,它给我一个提示,女人看似是弱者,但她的生命反弹力很强,也就是说,山穷水尽时,男人或许会意志消沉,醉生梦死,女人不,女人会奋起还击。女人也有血性。第二个因素,如果让男人承担这部书的主角,我觉得不能充分表达我要表达的东西,我在《打黑》中很长的篇幅都在追踪黑势力的成长,成长是这部书的关键词。男人涉黑似乎“正常”,女人涉黑则显得“反常”,我就是要从“反常”中寻求根源。同时,我深爱冷滟秋这个角色,在她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让她担当整部书的主角,更能调动起我的想象力,更能刺激我的创作欲望。当然,也不排除市场的因素,因为写女人比写男人更能吸引读者眼球。
记者:重庆打黑后期出了李庄案,您在以前的小说中也写过黑律师,在《政法书记》中还写过狱中捞人这一公检法的丑恶现象,请问,〈打黑〉这部书,你涉及到律师了么,会不会也写狱中捞人?
许:李庄案给我启发很大,作为作家,不可能去全面探究李庄案的真真假假,但这一事件至少给我启发,律师这一职业,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现实下,会不会变为腐败的一部分?律师有没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可能?这些问题我都反复思考过,我的回答是,有。我在〈打黑〉后期部门,也写了律师,其中有个反派律师贺钢,来自京城,能耐非同寻常。这个人就是黑律师的代表。对狱中捞人,我以前在〈政法书记〉中写过,写得还不是太透,这次〈打黑〉我会全面展开,将自己这些年掌握的真实案例一一贯穿进去,我就是揭这个伤痛,写出公检法中最黑也最可怕的一面,不只是狱中捞人,找人顶罪,假服刑等等,怪事应有尽有。
记者:好,我们期待。
许: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