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银牌得主!

(2008-08-16 16:03:40)
标签:

厨艺比赛

二等奖

美食

分类: 平常

       隆重介绍我的作品  我是银牌得主!   "祝(猪)你最红"

 

获奖感言:

    我很激动,也很兴奋!我完全没有想到,我能获得第二名!谢谢评委会!

    虽然比赛前,有同事、包括评委对我的参赛都很表示吃惊,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一个人生活,极少做饭菜,却没想到,今天我能发挥得那么好,哈哈!所以,我觉得这次获奖是一个惊喜!

    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在今天上午打电话教我注意的细节;我还要感谢平,昨天下午她教我如何选购做菜的材料,还将她七年家庭主妇的私家经验传授予我;我也还要感谢我周围对我本不看好的领导、同事们,因为你们的不看好,我才没有压力,没有包袱,轻装上阵,超水平发挥。呵呵。

    请大家允许我如此放肆地兴奋,因为,因为我真的很高兴!谢谢大家!

 

    公司工会组织的第一届厨艺大赛,在半个小时前落下了帷幕,18位参赛选手,来自公司各个部门和岗位,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认真准备,正常发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奥运精神,为北京奥运会加油!

    大赛没有规定指定菜式,但提供了几个参考菜式,如小炒肉、西红柿炒蛋、芹菜炒香干、醋溜土豆丝。下午1:30比赛正式开始,看前面的选手一个个都有模有样、有招有式的,我真觉得心里没底了,毕竟我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呀。

      我是银牌得主! 我准备的原材料 我是银牌得主!

 

    我准备的菜式是小炒肉,还有另外三位同事也是准备的这道菜,只不过,我将要为大赛奉上我的家乡菜“醴陵小炒内”!在比赛前,我不仅打电话请教了爸爸妈妈、同学,还上网查过相关资讯,掌握了一些我自认为应该是“正宗”的套路,呵呵。只不过,那些都是纸上谈兵啦,我可从来没有自己炒过呀。

    抽签决定上场的先后顺序,我抽到的14号。等待上场的时间是漫长的,也是紧张的,终于轮到我上场,我心里想着全套流程,短短的几分钟,我的作品完成了!

 

    终于,所有选手的作品都已完美呈现,经过评委的打分、商议、计分,本次大赛的名次已经出来。当公布获得三等奖的菜式是17号选手的“小炒肉”时,因为紧张我忘记了自己的号,还以为是自己获奖了,而当美女工会主席刘姐宣布二等奖也有一道是“小炒肉”时,我听到了她喊出的是14号!站在人群中的我,高兴地举起了双手,快步走到了领奖台。

    给我颁奖的是评委之一的公司副总经理,因为之前评委们并不知道每个编号对应的是哪位选手,所以他也很惊讶地“称赞”我:“哎呀,不错嘛,这道菜原来是你做的!”

    大赛唯一的一等奖,是6号选手的一道“翡翠河蚌”,确实不错,而且是我最喜欢的口味,很清淡,很鲜香。而我其实对做菜并没有什么心得体会,也不太懂,就不对这道菜作过多评价了。

我是银牌得主!

这就是一等奖的作品,可惜我去拍摄时,菜已经放置了将近一个半小时,所以看相可能不太好了,呵呵

 

    热热闹闹的比赛结束了,开开心心的一个下午,我不仅完成了“重在参与”,也收获了我的“银牌”,这真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次胜利!

    拿到奖品和奖金后,我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平,因为我的成绩离不开他们的帮助呀,让他们与我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

    赛后,同事们就策我:“做得这么好,以后你要成家了,这厨房可就是你的阵地了哦!”

    其实,做菜并不是我的爱好,也不是我的擅长,我也不愿意让它成为我的一份“家庭终身事业”,我更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与心爱的人一起做每顿饭,然后再一起全部吃完,这应该也算是很浪漫的一件事呀!

 

 

 

以下是按选手编号依次展现给大家的作品

我是银牌得主!1# 西红柿炒蛋(用芹菜叶、葡萄装盆)

我是银牌得主!2# 口味鸭

我是银牌得主!3# 奥运口味虾(三等奖)

我是银牌得主!4# 常德口味鸡

我是银牌得主!5# 辣椒炒肉(三等奖)

我是银牌得主!7# 醋溜土豆丝

我是银牌得主!8# 豆腐焖雄鱼

我是银牌得主!9# 麻婆豆腐

我是银牌得主!12# 西红柿蛋汤

我是银牌得主!13# 西红柿炒蛋

我是银牌得主!15# 西红柿炒蛋

我是银牌得主!16# 满堂红(炒火腿)

我是银牌得主!17# 小炒肉(三等奖)

我是银牌得主!18# 小炒牛肉

 

PS:

   第10号作品,是同获二等奖的“辣子鸡”,很不错滴,还有第11号作品,但我已不记得是什么菜了。那两道菜我漏掉了没拍下来,可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