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土地购置数据并未做小 统计概念不同而已

标签:
统计局数据土地购置房产 |
分类: 政策解读 |
统计局15日公布了2013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57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4%,降幅比1-5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3699亿元,增长7.5%,增速提高3.8个百分点。
而另据相关社会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1-6月306个城市土地交易15493宗,土地出让金1130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60%;其中,一线城市上半年土地交易地块514宗,土地出让金高达1829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315%,同比翻两番。
土地成交价款与土地出让金是同一概念,而统计局3699亿元与相关社会机构统计的11305亿元差距太大。对此,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认为,统计对象不同是主要原因,即统计局统计对象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购置量,而社会机构统计的是经营性(走招拍挂流程的)土地的交易量,其中的工业用地与个人用地不属于开发企业购置的范畴。
胡景晖表示,国家统计局土地购置数据本身没有问题,以开发企业为抽样对象,通过开发企业的投资、土地购置、开工、竣工、销售等指标监测房地产行业发展健康度,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