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下室管理新规或令低端租赁市场更难管理
(2011-08-29 15:11:57)
标签:
租赁地下室低端租赁管理房产 |
分类: 租赁市场分析 |
8月24日,北京市政府公布最新修订后的《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新办法强调地下空间须按照规划用途安全使用,禁止擅改地下空间用途、出租违法建设等行为,为非居住用途的地下空间不得出租居住。新办法明确了适用范围,即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居住、办公,只要是平时使用的人防工程、普通地下室,统称为“地下空间”,均纳入本办法管理。
回顾北京地下室管理方向的多次变迁,不难发现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地下空间”,竞也对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由于上世纪80年代起,北京结合地面建筑建了大量的地下人防工程多被闲置,缺少专项基金维护和专人管理。 因此上世纪90年代,政府部门提出“以用促管,以洞养洞”的方针,鼓励人防工程从事租赁等经营活动。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院长陈亮表示,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北京人防工程出租量逐年递增,几近饱和。虽然,地下室居住环境恶劣,且安全隐患众多,都不应作为房源进行出租。但是,也正是大量这让的房源,才使得低端租赁市场供求不至于严重失衡。
陈亮认为,从本次新规的内容方面虽然反映出,相关管理部门已看到地下室疏于管理对城市发展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旨在通过新规的实施清除隐患,甚至以此控制城市人口规模。但是,仍存有如下两个隐忧:
第一,自去年底宣布对地下室进行清查以来,至新规出台前,我们周围特别是城乡结合区域私搭乱建的现象日趋严重,部分涉及较多外来人员的服务型企业在办公或经营建筑上加盖一层简易房作为宿舍的情况已逐步兴起。如果在没有任何安置或疏散措施的情况下强制执行,将造成大量低端租赁需求盲目入市,这部分需求自我约束能力较低本就难以管理,若市场竞争环境加剧,低端租赁市场将更加混乱。
第二,如果“地下空间”再次失去经营收入,管理以及维护资金的解决方案同样没有在新规得以明确。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也表示,最新修订后的《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