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在本次政府工作会议中,人大代表和中央领导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给予了高度关注。在行业的发展方向问题上,尤其是对一些业内人士提出的“拐点”论造成了购房者的误导和观望。就此,建委副部长姜伟新表示不同意房地产行业“拐点”的说法。同时,参加今年“两会”的部分政协委员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房地产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仍旧处于长期的上升通道中。
事实也证明,随着传统交易淡季的结束,进入今年2月份,北京市房产交易开始逐渐增加。大量积聚的刚性需求快速进入房地产销售市场,同时带动了房价的同步上涨。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增长了11.3%,其中二手房销售价格上同比涨了11.9%。由此可见,现阶段在新盘开发土地受限,新房价格“高高在上”形势下,二手房价格的快速增长说明其市场的需求正在逐步扩大。
在保证房地产行业良性发展的“轨道”运行下,如何尽快解决城镇居民住房困难成为政府首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中央政府提出要尽快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体系。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战略部署,但保障性住房开发的周期性对短期内需求形成一定制约,解决现阶段的大量刚性购房需求,激活二手房市场的作用非常关键。
北京房地产经纪机构“我爱我家”专业人士认为,从短期内和长期发展双方面来看,促进存量房交易有助于我国快速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首先,在短期内,保障性住房从规划到销售需要一个长期的时间过程,而那些迫切的置业需求只能通过购买商品房和存量房来解决。与一手房相比,二手房具有地理位置和价格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尤其是作为首次置业的购房者来说,二手房可以作为缓解置业压力、过渡型置业的最佳选择。其次,从长期发展看,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同时大力促进存量房的交易是市场长期,稳定供应的保障。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局限性和存量房交易的循环性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互补。另外,保障性住房解决的是城镇中低收入群体,而大批中等收入购房者和一些特定需求只能通过市场来调节。也就是说保障性住房是有严格限制的,按照已出台保障性住房规范,可以从三个层面解析:
1、
家庭年收入
按照申购标准最宽泛的两限房的家庭收入标准,3口人以下家庭年收入不得高于8.8万元。按照我国收入结构逐渐成“橄榄形”的多数中等收入群体来说,无缘保障性住房,也无力负担商品房。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二手房依然成为众多购房者发觉的“宝藏”。
2、
住房面积
保障性住房对房屋的面积有严格的要求,两限房要求一居室控制在60平米以下,两居室控制在75平米以下的小户型为主。那么,对于那些家庭人口较多,有老年人和孩子的家庭来说,这样的房屋面积并不适合。因此,住房面积及房屋的舒适程度也将一部分购房者挡在了“门”外。
3、
城市“绿卡”
申请两限房和经济适用房都户籍及居住年限进行了严格限制,而北京作为聚集人才的“摇篮”,大批毕业生和外市人口形成了庞大的置业需求。那些仍没有城市“绿卡”却立志在北京长期发展的人来说,房子是他们打拼的基础和原动力。因此,二手房变成这部分购房人的“保护伞”,为他们提供房源。
“我爱我家”专业人士表示,在人口众多,需求不尽相同者居多,在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同时,促进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是快速、稳妥地解决城市住房为题的关键,两者各有不同、却彼此互补。同时,“我爱我家”提醒广大的购房者,对市场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正如开篇所讲,各种因素都在表明,未来的房产市场将平稳地想前发展。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几年内仍是一个经济的增长点,因此,广大消费者应该审时度势,把握住最佳购房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