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奎妮去哪儿了?

(2015-01-23 07:42:23)
    读了爱丽丝•门罗的《奎妮》,第一次对作者感到不满。

    主人公奎妮高中辍学嫁给了比她大很多的音乐老师,两个人私奔到多伦多。一年半以后“我”,奎妮的异父异母妹妹,来到多伦多看望奎妮,发现她的婚姻已经演变到了猜疑和不忠的阶段。又过了几年,奎妮终于从婚姻中逃离,从此家人再也没有听说过她的消息。被奎妮抛弃的老丈夫年复一年给“我”寄圣诞卡,希望能打听到奎妮的下落。作者在结尾部分写到:几十年来,当我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时候,我认为我遇见过奎妮很多次,有时在亚洲,有时在非洲,有时她穿着这样的衣服,有时她梳着那样的发型。只有一次,我在一个超市见到了她。这一次她自己似乎也想被我认出来,于是盯着我看,但我一不留神又把她错过了。等我结完账,把东西放进车里,再转身回去找她时,她已经不见了。

    我觉得这个结尾实在一般。我认为爱丽丝•门罗选择了一种容易的结尾,或者说落入了短篇小说家为自己虚构的以小搏大的窠臼。当然,“她自己似乎也想被我认出来”这一细节有新意,也动人,但总的来说,这仍然还是一个试图用开放式的结局来表现普遍性命运的俗套。

    你在前面已经用那么精彩的细节描绘出了这个人物,所以我想知道奎妮去哪儿了。我不需要你告诉我奎妮这种人遍天下,我就想知道她的下落,我就想知道你能编出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