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台灣問育儿 |
這幾天沒時間寫博客,但上班時間,看別人博客的機會還是有的,今天就借花獻佛,抄一段某哈佛經濟系學生的博客給大家:
我回来之后,应该说这几天,我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统一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我们这么坚定的相信统一比不统一好?究竟应该谁来决定台湾的前途:是台湾人,是大陆人,是两岸所有的人?
我得到的结论是,无论是什么结果,我们最终的目标不应该是统一或者是独立,而是两岸人民的福祉。因此和平和繁荣应该是更重要的目标。这大概才应该是两岸领导人共同追求的目标,而不是统一或者独立。一个损害了和平和繁荣的统一,或者独立,都是坏的。让我惊讶的是,马英九的演讲题目就是和平与繁荣,在猜演讲题目上,这次我完全猜中。
更深的思考,就是什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边界,大陆那么多人凭什么相信统一比不统一好?我知道这方面的理论太多了,大家会有一万个理由,为什么要统一。同样,我相信那些要求独立的台湾人,也能给出一万个理由,为什么要独立。我下面只说我看到的一篇经济学家写的关于国家大小和数量的文章,是从一个非常理想化和理论化的角度来分析国家大小的问题。这就是现任哈佛大学经济系主任的Albeto
Alesina和他合作者1997年的一篇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的论文。
他们的观点不复杂,就是国家大有国家大的好处:比如说公共物品的提供大国会有规模效应。比如说国防。大国可以有一个自我保险机制,黄河发水了,长江丰收,整个国家粮食还是够吃的。大国的国内市场大,对经济发展可能更有利等等等等。但是国家大也有国家大的坏处,国家大了,人们的观点,信念,文化都会发生不同。其实这个想到极端就很容易了,我们能想象真个世界变成一个国家吗?大概是不可能的,因为差别太大了,因此国家不可能是无限大的。国家越大人群的异质性就会导致他们对于政府的公共政策会有非常不同的意见。我们说因地制宜,因此在很多时候也许分成两个国家其公共政策因地制宜的程度也许要比一个国家时因地制宜的水平高。总而言之,国家大有好处,也有坏处。因此,国家的大小是有边界的。Albeto认为,这个边界,就应该是国家变大好处和坏处均衡的那个点。
这篇论文还有三个非常有意思的结果,具体的故事我不说了,只说结果:1.
Democratization leads to
secessions.这句英文太有意思了,民主导致分裂。连词汇都和反分裂法用的一样。2.民主会导致国家的数量过多。3.国际化水平的增高会导致国家数量的增多。
所以,根据这篇论文,大刀同学,虽然你很鄙视经济学,但是根据这篇论文民主化和贸易的增多,对于你的政治诉求是有利的,而不是相反。
如果你不覺得枯燥,一直堅持看到這里,我就貢獻點兒我個人的注解.這里的”大刀同學”是一個來自台灣的社會學系的學生.社會學系的人對經濟學系的有些成見,反之亦然.
至於博主,我追蹤他的博客有些日子了,不知其真名實姓,只知道其人畢業於北大某理科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