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007-09-28 21:17:59)
标签:

育儿/亲子

    记得我们在北京包饺子的时候,每次我都要特意喊雨点儿过来帮忙,目的是为了锻炼她的动手能力。她的热情倒也挺高,撸胳膊挽袖子,一会儿就捏出十好几个。但是她包的饺子质量不过关,而且她还不虚心听取意见。于是,为了制约她,我又给她订了附加条款:你自己包的你自己吃。可是,新规矩出笼的时候,饺子成品已经达到十余个了,很明显她自己是吃不完的。最终,我们说出来的话还是不能算数,还得大家一起替她打扫。

    LX当时就曾指出:这种教育方法是不行的。我小时候,物质匮乏,家长根本不舍得让孩子包,怕孩子浪费原材料。孩子必须得自己私下里用泥练习,练好手艺,才能有机会真包实干。LX的结论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在真实的需求里培养,不能在虚拟的需求里培养。

    在理论上,我完全同意LX的观点,但是,上哪儿去找真实的需求呢?在北京,连我都不被真实地需求,哪儿还轮得到她?

 

    但是,天要降大任于斯人,谁也拦不住。这不,雨点儿成材的机会来了。

    自从我开始上班,我的时间就变得特别紧张了。有一天晚上,都已经八点多了,我在厨房给雨点儿削苹果,她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此时我面前的洗碗池里还堆着一大堆待洗的碗碟,明天我俩的午饭还没着落。我大声问她:“明天午饭你想吃什么?”她竟然对此漠不关心,因为她的心被电视吸引着。

    我想:这样下去可不行。我在这儿忙,她在那儿看电视,一天到头我们俩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这多影响我们的亲子关系啊!

    于是,我当机立断说:“雨点儿,你来削苹果。”她特别高兴:“你让我动刀子了?你说话算数?”我说:“动吧,尽管动,只要别削着手。”

    于是,她拿起刀来就削。一个五号苹果被她削完就变成七号的了-少了三分之一。如果我是我妈,肯定心疼得不得了,当即就得把刀子没收,宣布下不为例。我妈当年就是因为太心疼原材料,所以把我耽误了。

但是,我不是我妈。我鼓励雨点儿:“真棒。继续努力!明天把皮儿再削薄点儿。”第二天,她削出的苹果皮果然薄了一些。第三天,又薄了一些。当然,离我妈的要求—薄如蝉翼—还差得很远。

 

    本周一,学校放假。我得把她送到Josephine家去。

    早晨临出门前,我让她带上午饭,外加一个苹果。

    “还要带一把刀”,她说,“我要给他们表演削苹果。”我说:“Josephine家有刀。”“不行”她说,“自己家的刀用着顺手。”听听,都有点儿大厨师的范儿了。

    刚到办公室,我忽然觉得不对劲儿:听说有些民族把带刀上门看作是挑衅。咱雨点儿会不会被人家赶出来呀?赶紧,把手机打开吧。

    还好,想象中的电话一天都没来。

    晚上接她的时候,发现她把苹果原封不动地带回来了。

   “你没表演削苹果呀?”

   “表演了,Josephine妈妈说:我们家也有苹果,用我们家的吧。”

    看来,Josephine家族并不反对别人带刀上门,他们反对别人带苹果上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温哥华的月亮
后一篇:学徒生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