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一位老同事往我的电子邮箱里发了一封信。这位老同事,我已经十三、四年没有见过了。信中说:“当年咱们共事过的公司,如今在搞十五周年庆,还要出纪念专刊。你那么爱写文章,就给我们写一篇吧!”
我确实在十五年前,于那家公司的草创阶段,在那里工作过。不过我于一、两年后就离开了。如今,那公司红红火火,已经运作出了一座巨大的高楼,矗立在北京的地平线上。都已经十五周年了么?时间过得真快呀!但也着实值得庆祝啊!
但是,人家发展得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想了半天,想不出该从何下笔。于是回信说:“算了吧,我就不写了。”
老同事回信说:“我保证给你最好的版面。”他是特约主编,他有权说这个话。
“最好的版面”打动了我,我于是继续苦思冥想,但是,但是,我还是找不出自己与那个公司的结合点。于是我回信说:“算了吧,我就不写了。”
老同事又发来一份《公司大事记》,说:“看看能不能打开你尘封的记忆。”
我看了《公司大事记》,尘封的记忆果然打开了,我看到了十三、四年前的自己。我看到了一个不求上进、懒散疲惫、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自己。我回忆起了老板对我如何不满,我回忆起了自己如何黯然辞职。嘿嘿,像我这样的人,如果不被清洗掉,公司如何能发展壮大到今天呢?
总的来说,在职场上,我是一个失败的人。为什么会失败呢?我觉得,根本原因就是:我找不到自己的目标与公司的目标的结合点。我坐在那儿,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坐在那儿。所以我就只能呆坐在那儿,混日子。
昨天送雨点儿上学。一进学校,就看到一句口号:“Together, we achieve more!”我盯着那句口号想了一会儿,觉得非常感动。这里面有一种劝喻的意思:一个人办不成的大事,大家一起就能办成了。所以,我们要团结,要有团队精神。
我从小就没受过这种教育,我受的教育是:“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从字面上看,与“Together, we achieve more!”几乎一字不差,但精神实质却相距甚远。在我们那里,“团结起来”以后争取到的胜利与自己完全无关;在人家这里,个人的目标与别人的目标结合在一起,争取到胜利以后,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光荣,个人的目标得以实现并获得提升。
我受的那种教育,使我根深蒂固地把个人与集体对立起来。每当置身于集体,就浑身不自在,就觉得它必然要淹没我自己。于是,既不愿为集体付出努力,也不能心安理得地分享集体的光荣。我当年在公司不是个好员工,如今不愿为公司周年庆增光添彩,都是出于一种同样的心理。
离开那家公司以后,我又在另一家公司找了份工作。这次干得还比较顺利,可是公司不顺利,倒闭了。那是1996年的事,从此后我就再没上过一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