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LX对我说:“昨天我看了一个采访张德培的电视节目。哎呀呀,没想到他的汉语那么差。”
我问:“他都说了些什么?”
“他什么也没说出来,他只是表现出了汉语太差。”
“不会吧?”我有点儿怀疑,“他好像不是出生在美国的,他好像长到五、六岁了才去美国。”
“反正他是语无伦次,不知所云,”LX摇头叹息说,“听说他还想找个中国女孩儿当媳妇,难那!”
我乐了:“这你就不用替人家发愁了,想嫁他的中国女孩儿肯定多得是。”
“可是他们将来怎么交流啊?”
“这你就更不用发愁了,只有我这种拿中文当专业的人,才会那么重视用汉语交流。”
“只有你这种拿中文当专业的人,才能理解他仅仅是汉语不好,而不是人品不好。”LX忧心忡忡地说,“我担心别的女孩儿也许会觉得他天生口吃、思维迟钝、甚至心里有鬼。”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永远的痛,而LX有两个。第一个:没能当上专业网球运动员;第二个:不会说英语。
昨天和一个MM聊天,谈到如何巩固家庭关系。我侃侃而谈说:要弄清你先生有什么愿望,然后尽力帮他实现。
说来容易做来难。LX的两个愿望,我一个也帮不上。
也不尽然。起码第二个,我是努力过的。当年在美国的时候,我给他制订了一个计划:每天背三个单词。持之以恒,一年不是也有一千个了吗?但是他说:他第一天背三个,第二天还要忘两个。
我把艾宾浩斯曲线的原理讲给他听,告诉他:按照这个曲线制订计划,一个单词只要背上十三遍,能终生不忘。他说:好吧,我就按照你的计划背。如果我再忘了,那就不是我的责任了,是你的责任。
上上周,我给他买了一套光盘,是号称“不用书也能学英语”的。他把光盘放在车里听。前几天,我问他:“怎么样?”他说:“真好听。”
为了开释我自己的责任,我一度认为:LX根本不想学英语。我是相信“心想事成”的,如果一件事怎么也不“成”,那就说明你并未真正地“想”。既然他并未真“想”,那么我就有理由袖手旁观了。不过,今天早晨,LX对张德培的“攻击”,似乎又表明:他还是有几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