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带雨点儿去一所小学面试。我素知她属于心理状态不稳定的那种选手,于是,开车前往小学的路上,我试图给她减压:“待会儿老师问你问题,你会的就说会,不会的就说:‘对不起,我不知道。’不会也没关系,咱们就当是去玩儿一趟。”
她问我:“都考什么呀?”
我说:“我也不知道,要是我知道,我就提前帮你复习了。”
她又问:“要是老师问我住在哪儿,我怎么说?”
这倒是一个问题。我小时候,为了怕我被坏人骗走,我妈总是嘱咐我:“不要告诉陌生人你住在哪里,也不要告诉人家你家有什么人。”这一套我都照搬到了雨点儿身上。但是现在问题来了:初次见面的老师算不算陌生人呢?
我想了想,说:“你可以告诉老师,没关系。”
“我不想说。”
“不想说就不说,也没关系。”我想的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减压,所以不要把事情弄得太复杂。
“老师会不会觉得我特傻?”
“不会的,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家的确切地址。”
“那我还是说吧。”
“也行。”这孩子怎么这么罗嗦?我忽然想到了一个安慰她的方法:“其实,表格上都已经填好了,老师知道咱们住在哪儿,她不会再问你的。”
但她显然还不放心,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突然叫起来:“掖!我有了!我就说我知道,但是妈妈不让我说!“
我眼前一亮,连说:“对对,这个方法最好。”实际上,刚才我还是有顾虑的,因为如果今天告诉她:老师问什么都可以说,那么下次遇到一个伪装成老师的坏人,可怎么办呢?没想到,还是雨点儿自己找到了解决方法。于是,我使劲点头:“就这么说。以后不管谁问你住在哪儿,你都可以把责任推到妈妈身上,告诉他:我妈不让我说。”
更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她又给我出了一个新难题:“要是老师让我背一首唐诗,我也说:我会背,但是我妈妈不让我背。”她笑眯眯地说。
“这可不行!”我说,“会背就得背,不会背就得实话实说,‘对不起,我不会背’。你妈永远不可能反对你背唐诗。老师不信。”
“我得先看看我喜不喜欢那所学校”,她斜着眼睛看我,“要是不喜欢,我就说:‘对不起,我什么都不会’。”
“你敢!实话告诉你:你只有上这所学校我才能每天接送你,要是考不上这所学校,我就只能把你送去住校了!”我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开始给她加压。
我把雨点儿送给考场,自己等在门外。环顾四周,来考试的人廖廖无几。看来这所学校的入学竞争并不激烈,无论减压还是加压都显得有些多余。
过了一刻钟,雨点儿从考场走出来。“怎么样?”我问老师。
“通过了”。老师把报名表递还给我。我松了一口气。不管难还是不难,通过就是硬道理。
“祝贺你!我请你吃蛋黄派。”我想起书包里还有一只蛋黄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