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1985:劳伦斯回到中国大陆
(2020-11-18 15:31:01)分类: 书评/序/跋 |
今年第五期《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刊发廖杰锋教授论文《新时期之初中国大陆劳伦斯传播新论》,这应该是国内第一篇全面回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劳伦斯“重返”中国大路文坛“破冰之旅”的论文。作者的深入挖掘,让我看到了那个信息闭塞年代里国内劳伦斯研究与出版的全景画面,给我补上了八十年代很多错失的珍贵史料。其时我在读研究生,正在做劳伦斯论文,精力都放在阅读劳伦斯的英文原作和英语世界里劳伦斯研究的资料上,等于闭门造车,基本错过了国内这些著名学者的奠基性开拓成果,论文里也极少引用到,是个很大的遗憾。其实当时国内的劳伦斯研究已经颇有阵势。还好在我毕业的时候我把论文的一小部分用中文重写后投稿给了《外国文学研究》杂志,马上得到了留用,这对一个小研究生是莫大的鼓舞。一年后的1985年杂志刊发了我的论文,从而我也汇入了这个“破冰”阶段中成为前浪。这个阶段在后来一直没有被研究者研究过,是个遗憾。如今廖杰锋教授以洪荒之力发掘并高屋建瓴予以评骘,是国内劳伦斯研究的最新成果,非常值得赞赏,其历史价值会在以后获得更多的彰显。
作为学习心得之一,我整理了一份该论文的“干货”即当年破冰之旅丛起点到终点的作品发表和出版目录,供同好参考。劳伦斯研究这个小领域的起始阶段看上去还是有点阵势的。可能正因此才有了之后的平稳发展。
1.摘要:劳伦斯在经历半个世纪的沉寂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重返中国大陆。文宝、柳鸣九、冯亦代、朱虹、赵少伟、王佐良、李竽、文美惠、主万、王家湘、陈良廷、毕冰宾等个体传播者为劳伦斯重返中国大陆寻求马克思主义合法身份做了许多修正性、破冰性与奠基性工作。
2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J] .文宝译,外国文学动态,1978(7)
3柳鸣九.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J].外国文学研究,1979(1)
4柳鸣九.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续)[J].外国文学研究,1979(2)
5]冯亦代.戴·赫•劳伦斯书信集[J].读书,1979(2)
6冯亦代.D.H.劳伦斯的噩梦[J].读书,1979(7)
7冯亦代劳.伦斯的世界:激情的欣赏[J].读书,1979(5)
8朱虹. 浅谈英国短篇小说的发展[A].英国短篇小说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9朱虹.作者简介[A].英国短篇小说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10赵少伟.劳伦斯[A].外国名作家传(下)[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11编者按语[J].译林,1980(1) 同期发表译文《木马冠军》
12 1981年花城出版社《现代外国文学·译丛》,收入范与中翻译的 《春之影》 和凌梅翻译的 《马贩子的女儿》。
13 王佐良.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西方现代派[J].外国文学研究,1981(1)
14王佐良.英国文学 [A].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C].北京:中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15赵少伟《《戴·赫·劳伦斯的社会批判三部曲》世界文学,1981(2)
16李竽 劳伦斯轶事二篇 世界文学,1981(2)
17编者的话[J].世界文学,1981(2)同期发表劳伦斯小说译文《狐》《请买票》
赵少伟:1982 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 撰写的“劳伦斯”辞条
18王佐良、李赋宁.英国文学名著选注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9刘若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批评浅说[J].外国文学动态,1982(1)
20 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儿子与情人》
21 1983年上海译文社出版《劳伦斯短篇小说集》
22 1983年底申葆青主持的央广《星期日英语》播出了《劳伦斯》与其诗歌《蛇》后文稿发表在1984年第 1 期 《英语世界》 上,
23 董翔晓等.英国文学名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4汤永宽.劳伦斯:一位富于想象力的小说家[A].劳伦斯短篇小说集[C].主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25王家湘.劳伦斯之探索[J].外国文学,1985(1)
26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7毕冰宾.时代与《虹》[J].外国文学研究,1985(4)(1984完稿投给杂志,一年后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