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了一把光”
(2017-04-01 20:24:14)
标签:
文化诗歌翻译情感 |
分类: 散文/诗歌 |
“握了一把光”
黑马
随之耳畔开始萦回李商隐那首《锦瑟》,因为今年年底就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四十个年头,本科时期的77级甚至之后的“黄埔早期”同学们每次聚会都或慷慨或哀伤地“思华年”,回望四十年漫漫辛苦路,看着纷纷在微信群里传上来的老照片又恍若昨日,更多的是“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慨。
可现在的学生还羡慕我们那时包分配呢。真是两个时代,历史就是这样弄人。我就想我之所以那么幸运,不是因为我是强者,而是因为我当时并不“惘然”,我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手里就攥着自己的初心没放,那是我的光,这就是我要从事文学事业的梦想。我从中文系落榜,进入外语系从零开始学英语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忘记我其实是要学习文学,将来有机会还是要去实现从事写作的最初志愿。这样我完全是以一个中文系学生来进修外语的姿态进了外语系,一边念英语,一边还在写小说,与现实若即若离,还一门心思要考英国文学的研究生,好心人忍不住提醒我赶紧找门路避免分到县里去。但我置若罔闻,依然埋头自己的那点文学的事,浑浑噩噩中考上了,也躲开了噩梦般的毕业分配。
这么多年下来,与当年读书时一样看似超脱其实是一根筋地做着很赔本的文学,没有发达,但也躲过了很多人生的厄运,因为不争。我对人们说我不是安贫乐道,也不是感觉不出稿酬低,但我是在按照我最初手里握着的那把文学的光塑造着我自己,那把光我不能辜负,那把光分明穿透了我爆着青筋的手背,这双光明的手依然按照四十年前的信念塑造着理想的我,我因此有了雕塑师的快乐和忧伤,也同时有被塑造的塑像的感伤与满足。从这一点上说,我比诗歌里那个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师要幸运得多。
(今天晶报深港书评专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