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我们的第二故乡吧
(2015-11-08 10:36:01)
标签:
霍加特梁斌李英儒欧阳山广州 |
分类: 散文/诗歌 |
我就想到自己少年时期爱上文学,有个切身体验的原因,那就是读过几本写故乡保定的小说如《红旗谱》和《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当时不懂什么文学,但因为那些书里写到的街道名都是我居住的地方和稔熟的场景,感到十分亲切,就觉得故乡魅力不可抵挡。后来发现作者梁斌和李英儒都不是保定城的人,是外县人,但他们从青年时代开始到保定读书工作,保定城自然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所以他们写起小说来就自然地把这座城市当年的风貌和风土人情也写了进去。或许当他们写作时,眼前浮现的都是栩栩如生的这座城市生活场景和人物形态。这样的写作会唤起本地读者对家乡的热爱和骄傲感,虽然这并非他们的写作目的。反之,不能不说这座城市对他们的启迪令他们欲罢不能。
更为令我感动的是后来读《三家巷》,据说五十年代这本以革命为背景实则浓墨重彩书写老广州城风物人情和小资爱情的小说曾经风靡羊城,在晚报上连载,洛阳纸贵。因为我对广州老街很熟悉,我在读这书时经常要查对地图甚至跟着书中人物漫步那些硕果仅存的老街。如今的中山五路当时叫惠爱街,人民公园就是广州人趋之若鹜的第一公园,还有大南门,维新路,红花岗,等等。男主人公本是个普通的铁匠,可他却喜欢穿小巷回家,一路感受着小巷里的人情温暖,由衷地发出自己多么热爱这些街道的感受。那分明是作者欧阳山在抒发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吧?而他其实是湖北人!恰恰是这个湖北人写活了老广州的市井民风,可见这个第二故乡对他有着怎样的魔力。欧阳山的这部作品是对他的第二故乡最好的感恩回报。如同梁斌和李英儒唤醒了很多保定读者对故乡的热爱,欧阳山不仅激发了广州人对自己城市的热爱,还影响了以后本地作家对老广州风物文化的书写吧?
由此我想,我们对自己的第二故乡都应该有这样的情愫,如果我们碰巧是作家,那就应该责无旁贷地书写这座城市,爱和感恩是美好的,但也可以出自挥之不去的铭记、情结,甚至仅仅是最普通的情绪,都是对这座城市的回报。对我来说这个第二故乡自然就是北京了,当然我还有第三故乡福州和诺丁汉,我今后都会发自内心地书写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