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收到消息和“通知”说有的研究生或有的文学导师的研究生在用拙译写硕士论文,似乎多是比较翻译方面的。我就忐忑。而且网上也能看到百度文库里有类似比较的文章试读部分(但我没读具体文章,说要花几元钱才能读下载全文,还要网上支付,挺麻烦,就没买来读),说明人家也没搭理我就自己比较了。因此我就更忐忑。
毕竟我是弱冠之年开始翻译出版劳伦斯作品的,那时绝对是暴虎冯河,加上是手写和铅排,错误不少,以后改成电脑排版后出版社又发给我电脑版校样,但校对大多仅仅校对中文字面。以后我抓紧时间不断一篇篇对照英文修改,开始出双语版,这对拙译的全面校对是个促进,开始有比较满意的不惑版和知天命版。所以,如果有研究生或研究生导师通过博客和微博找到我通知我想作比较研究,我除了感谢,还希望他们有质疑处可直接质疑我,另外就是给出适当的版本建议,区别对待之:
1
如果是比较我的后期与早期版本,看我怎么自查自纠,自然要知道哪个版本都做了哪些改动才好,过程很重要。
2
如果是做中英文对照,最好使用最新的版本,特别是做劳伦斯研究时引用译文的更应该如此,那样也会给你的论文增色。
3最麻烦的会是将拙译与其他人的版本对照,那应该选我们大概同时期出版的首译本或修订本,不要选简单的重印本,那样就失去了比较的基础。如某人的首译出版于2000年,我的重印本虽然也出版于2000年,可其实那是1988年版本的简单重印,两者就不可比。当然我发现有一些版本是抄袭和“改编”我的,换成他们自己的名字出版的,有的已经经过交涉做出了“私了”赔付,如四川、吉林、哈尔滨等地的某些版本,但肯定还有我没发现的。如果发现晚于我的版本特别像我的笔法,那肯定是抄袭和改编,这样就失去了比较基础,除非是比较抄袭,这也可以成为一种比较,比较的是自私下作的知识分子恶行,不过这也属于literature
in context这类的学问,应该受到鼓励。
4最吊诡的应该是,如果你对我的各个时期版本不了解,突然发现某人2000年的版本和我20005年的版本相似,还会以为是我抄袭了别人的,其实我那个2005年的版本可能是换了出版社简单再版的1995年的版本。我真希望有这样的笑话出现。还好至今没有出现。
总之,本着对论者和读者负责的目的,我希望欲比较和研究者及他们的导师能联系我一下,我会详细地根据具体情况提供我的版本历史信息。如果懒得搭理我,也有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看我博客右边“我的书”栏目,我详细列出了每个版本的出版和再版时间和出版社名称,但具体改动的情况在那个表里无法列出,那个表是有字数限制的。
还要特别提醒大家,我1993年前的出版物基本用本名,之后基本用黑马的笔名,因为我出版了《混在北京》的小说后调动工作,不想让新单位了解我的文学活动。但后来又有个别出版社因为就是不喜欢黑马的笔名强行用我本名毕冰宾出版的,我也不抗议,反正都是我,多出一本没坏处,何况也许人家就是喜欢我的本名也未可知。还有的是确实认为毕冰宾的真名有学术品质的保证,而黑马笔名过于文艺范儿,用在翻译上不够学术,这样的爱护我也感激,也顺从。所以说拙译版本很复杂,欲比较研究者如果不清楚,别怕麻烦,请垂询,我仅仅提供版本信息而已,为了你们的论文准确无误着想。谢谢并祝节日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