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洵美,一道绝代乌托邦彩虹
(2013-01-29 13:20:13)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评/序/跋 |
邵洵美,一道绝代乌托邦彩虹
邵洵美这个现代上海最早的“高富帅”官二代和富二代,没有沉溺在荣华富贵中当个类似荣宁二府的盛邵二府里的风流大少爷,而是留学英伦,学富五车,回国后亲力亲为,一手著华章,一手办出版,追梦般地创造着自己的出版独立王国。成为上海滩文化圈里难得的一景。有人赞美他是出版界的 孟尝君,也有人说他是为出版而生的散财童子,但让我们读一读他女儿写的传记,我们会发现邵洵美活得多么洒脱,多么有品位,更重要的是多么富有诗意。私人做出版,风流云聚,还不停地写诗著文,并亲自为自己的刊物撰稿(据我少量的信息了解到,他在劳伦斯的《逃跑的公鸡》甫一发表就在自己的刊物《狮吼》上发表了其译文,自己亲自写了评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私人版刚在佛罗伦萨出版,他又在《狮吼》上写了评论,热情地推介之。仅这样两个例子就足以证明他作为主编是密切关注世界文坛的,就是他这样的文人让中国文化界保持着与世界文学的同步),这样的富家子弟做得多么浪漫风雅,让我联想到英国现代文学里的西特韦尔家族和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赞助人莫雷尔夫人,还让我联想起同一时期伦敦城里富家女小说家维奥莱特·亨特的家庭文学沙龙。应该说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这种英伦贵族范的富贵文化人,他的留英,他与徐志摩的交谊,肯定让他不自觉地受到了这种英伦富贵文人做派的影响,举手投足都是飘逸。我们可以猜测,如果他不是在那个年代里留英,或许他仅仅像个贾宝玉,在钟鸣鼎食之家百无聊赖地唱和一番而已。但邵洵美让自己的财富和才华与出版和办刊结合,就在上海滩的天空甚至中国的天空上绘出了一道别样的彩虹,虽然仅仅短暂的十来年,在战火硝烟和天灾人祸中难以为继,但他为财富和文学天赋找到了提升社会文化品质的最佳平台,如果是在和平时期,这样的彩虹祥云会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的。可惜他生不逢时,仅仅是出版与文学的乱世佳人,但仅仅是这样的经历,仅仅是这样的一颗华丽的悲剧流星,就足以让我们现在的人品评欣赏:洵美真美,是绝代佳人,以后不会再有了。
这个大公子的仗义疏财,唯美诗歌,自然令鲁迅不齿,写文嘲讽冷笑也属自然,但那是文化人之间的正常隔膜恩怨,本可好好欣赏的文字游戏,可恰恰因为鲁迅文学之后被非正常地政治化,为后来的握有生杀大权的政治文化所用,结果他鞭挞过的人无论是谁,都成了人民公敌,连邵洵美这样关心抗战,亲自为《论持久战》英文版润色使之向国际友人传播的无名英雄(他是冒着被日本人抓捕的危险在租界里偷偷做这些事的,也只有他才能做),在解放后成了坏分子遭到关押,虽然无罪释放,但惨遭铁窗折磨,出狱后生活无着落,贫病而故,一颗灿烂的珍珠流星就此陨落,令人唏嘘世事弄人。最令人感慨的是,邵洵美在监狱里还想着为自己当年的文化功绩证明,让出狱的人告诉外边的人,当年是他掏私人腰包替中国笔会招待的萧伯纳,可后来的报道中只提到出席招待会的宋庆龄、林语堂等著名人物,他这个实际的诗人“赞助商”没有出现在名单里。那桌功德林的素菜宴席花去了他46块铮铮做响的大洋,这事他在解放后的监狱里饥肠辘辘时还念念不忘,也只有这样纯真的大少爷才会这样。
邵洵美是划时代的出版乌托邦彩虹,是浪漫的诗人,风雅的上海滩才子,乱世里追梦的绝代美的化身,最终生不逢时而悲剧地落幕。现在人们终于开始懂得欣赏他,纪念他,这是真正的文学良知的复苏。恰好读到出版人蒙木的文章,转在这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