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年前这几天

(2012-02-06 16:38:24)
标签:

情感

分类: 想当年

 

很忙乱地度日,顾不上回首往事,可不经意间却总被人提醒又有与我生命攸关的纪念日到来了。这不,偶然看到法语界大腕余中先的围脖上有北京大学西语系77级毕业三十年聚会的照片和新闻,猛然想起我也是77级,也本科毕业三十年了。三十载,却恍若昨日,可没人提,我就是无暇想起。

但此时此刻我必须好好回忆一下三十年前的这段日子了。那个春节我过得无比愉快,在寒冷的冬日里顶着灿烂但不温暖的阳光骑着自行车满城转着,和我的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的同学告别,同时是向我生长于斯二十年的老保定城告别,我知道我会从此一去不归,虽然我在这个城市生长直到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但男儿一定要远行,所以我尽自己的可能报考了遥远的福建师范大学,一个对我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祖国东南角的地方。至于读完研究生的去向,连想都没想,先远行再说。因为我一直在这里读书,所以我的各个阶段的同学朋友遍布这个城市的各个方向和角落,所以那个冬日的告别应该是我的环城告别演出,也是最后一次让这个古老的城市在我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那些明清式样的老街道和老房子我是那么熟悉和热爱,但我必须离开这里,因为那个18岁考大学时的远行梦想没有实现,到大学毕业时一定要实现。

当火车开出了城市的范围进入乡野,我从车窗里向后遥望故乡,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再回来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因为我从此要开始外国文学研究的生活,陷在翻译写作和出版这样的特殊的小圈子里,而这个养育了我的城市里从来没有一家出版社,这样的生涯应该是令我的所有同学陌生和隔膜的东西,我注定从此会真正从心理上远离他们了。就像我的一个同学忽然就上了艺术学院学京剧了或进了省田径队了,这些人都注定从此在心理上远离少年时期的亲朋,永远不会同他们有那种相互帮衬同甘共苦的关系了,我们将在同一蓝天下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段生命与另一段生命体验就是这样一种决断的关系。以后再回这个地方也将仅仅是回家探亲的短暂飘过。

然后是在北京转车,坐45次列车坐了45个小时才到福州。火车一路南下,跨黄河长江,过南京,过中国最繁华美丽的华东几座城市,然后再过了南平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火车是在沿着碧绿的闽江逶迤前行,40多个小时里我经过了三条大江,在那个年龄,我真的感到一首首诗在我心中回荡着。毕业,不仅仅意味着生活环境产生了彻底的变化,一个纯北方人要体验典型的东南沿海生活,还意味着真正开始了自己一直向往的文学生涯。我虽然还不知道以后的三年我将做什么,三年之后再做什么,但大的方向是肯定的:我会研究一个英国作家或一个流派,彻底弄明白英国文学的源流。但我绝对没想到的是我会在这个规模不大的师范大学的外语系开始劳伦斯研究并且从此与之难解难分甚至可以说成了我的主业。

三十年前的毕业,让我躲过了一场计划经济体制下“毕业分配”的厄运,那种分配能让一个成绩优秀的人去当县城教师而让一个基本凑合毕业的人进中央部位或省直机关,绝对是噩梦。我的中学老师当了学校领导,给我打了保票:争不过人家你就回母校(保定三中)来教英语,我们肯定接着你!令我感动之余脊梁骨发冷。所幸我躲过了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另类的生活并奠定了以后三十年的劳伦斯业余专攻的基础。所以,三十年前的毕业,应该是我永志难忘的事,时常会想起,会感慨,但如果没有别人提起,却不会在正日子口儿上想起。多亏了看余中先的围脖才有了这段叙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