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我的地中海岸边翻译劳伦斯

(2011-09-29 14:55:21)
标签:

文化

分类: about劳伦斯

   这几日过得昏天黑地,埋头于翻译一篇劳伦斯有关伊特鲁里亚的考证性散文。起源是一位二十年前读过拙译劳伦斯随笔的读者,现在做了资深出版人,策划一套外国散文丛书时又想起了拙译,特别提到是漓江出的那一本,连篇名还记得,问我能不能攒一本加盟。为此我很是感动,连忙翻书柜找出那本1991年的小册子来抚今追昔一番。冲人家这番记挂,我也得增加新的内容才能无愧,就想起翻译一篇长的散文出来,那是我一直想翻译但一直胆怯不敢翻译的劳伦斯在意大利的考证性抒情游记。以前想翻,但在那些古代的地名和古代习俗的用语前望而却步了。现在幸亏有了剑桥的注释版本,我才敢涉猎。

   这一万多字真让我一连数日完全生活在意大利和第勒尼安海岸,沉浸在古希腊、罗马和伊特鲁里亚文明的习俗中了。这一番翻译,就是一堂生动的地中海文明大课。看着那些平日里似是而非的名词,对照着地中海沿岸的地图,一个一个地辨认,查找并做注解,其实是我自己在学习。终于懂清了很多历史词汇:迦太基,腓尼基人,塔奎尼亚,里底亚人或赫梯人,迈锡尼或克里特 ,等等。粗略翻译一遍,然后是一个个查着地图做注解,最后才是慢慢品劳伦斯写作时的心境,全文润色,按照我的理解措词,用中文表现劳伦斯在散文中表现出的诗人情怀。翻译这个,学了历史,学了作者的情怀,甚是值得,也算对得起这位多年以来还记得拙译的约稿人,当然也对得起新的一批读者。我总是被大家推着进步,因此不能不勤奋些,还好是在这美丽的秋天里,阳光把阳台照得温暖温馨,一边修改一边晒了太阳,让我感到是沐浴在地中海的阳光中,吹着第勒尼安的海风,似乎自己的皮肤在阳光下晒出了西西里岛民的黑红色,感觉自己就是从小亚细亚迁徙而来的黝黑的里底亚人。为此,我要感谢许多人,约稿人,原作者,漓江版的编辑,剑桥版劳伦斯文集,等等。时光是慷慨的,赠与我这一切。

“暴力践踏了许多植物。但原野还是再次耸起。金字塔与雏菊相比聊胜于无。在佛陀或基督开口之前,夜莺早就开始歌唱了,而且到基督和佛陀的话湮灭很久之后,夜莺还会继续歌唱。因为夜莺的歌唱既不是布道,也不是训导,不是命令,也非鞭策,它只是在唱。太初之时并无“道”[1],只有鸟儿的鸣啭。

   因为一个愚氓用石头杀死了一只夜莺就说明它比夜莺强吗?因为罗马灭了伊特鲁里亚,他就强过后者吗?不!罗马陷落了,罗马现象就此结束。但今日的意大利血脉里跳动的更是伊特鲁里亚的脉搏而非罗马的脉搏,而且永远会如此。伊特鲁里亚的元素就如同这离离原上草,如同意大利发芽的麦苗,永远会是这样。



[1] 《约翰福音》开篇云:“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即是神”。译者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