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后还有人关注《混在北京》
(2011-06-17 18:00:44)
标签:
混在北京电影小说文化 |
分类: 俺的小说 |
2011年3月29日 8:29:45
混在北京
中国,1995
★★★★☆ 2011-03-28 tags: 中国 张国立
能看到《混在北京》这部电影颇是缘分。电影虽然曾经给张国立带来了一个百花奖影帝头衔,但也并非主流,在豆瓣网上标注“看过”这部影片的朋友只有100多位。多亏了“对号入座网”安排了这场放映,地点在中戏旁边胡同里的蓬蒿剧场,幽暗玄妙的剧场里,放映这部描写“北京梦”的电影。
据说电影的同名小说是一部黄色小说,作家黑马是一位专门研究劳伦斯的专家,大概文笔也有劳伦斯的情色韵味。但从电影来看,倒是没有什么露骨的地方,最值得看的就是玩味向导出版社的一众中青年职工们。季子(剧雪饰)是片中最夺目的演员。她性格坚强,不安于现状,寻求颠覆性的改变,在个性化逐渐被抛弃的平庸年代,我们赞赏她面对流言蜚语的态度。沙新(张国立饰)是电影的男主角,他有个身怀六甲的结发妻子,但还是觉得他和季子的小暧昧让人感到最舒服。沙新血气方刚,自恃文笔不错,又很坚守于她的“原则”,最终成为优化组合的对象,返回了成都。影片中混的最好的是最不起眼的、来自农村的冒守财(冯远征饰),他是个寻求改变的年轻人,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自卑感很强,但他比较突出的能力是与领导团结不错。冒守财收获了大学毕业生慧慧的爱情,不知道是因为撞了什么姻缘。胡义和滕柏菊是一对烂俗的夫妇,扬州男人+上海女人,直接体现了北方主流话语权下的不佳的海派形象。哲义理(方子哥饰)才疏学浅却敢于让文学走下神坛,盯着“媚俗”的帽子成为火红的文人的代表,他面对诱惑摇摆不定,被天下人不齿又不齿天下人,是片中最可爱的形象。这群风采各异但几乎都有性格缺陷的中青年,加上那座肮脏恶心的筒子楼,共同构成了在这个国家从来落魄、从未光鲜的知识分子群像。哦对了,还有一个叫作劳思贵(修宗迪饰)的老不正经的老年朋友。
于洋溢着幸福和光荣的新中国电影镜头下,黑马笔下的各色人物略显粗鄙了许多。不过,我们还需承认,在如此粗鄙的镜头里,我们学会看懂中国,看懂形形色色的社会。
影片被许多人铭记的是沙新离开北京时,他在火车站说的那句“说心里话,我还是最喜欢北京”让我这个漂泊在北京、不愿意也不可能回到二三线城市打拼的外地人一下子动容。
p.s.日后主演过《盲井》和《鸡犬不宁》的李易祥在影片中演了一个把张国立打倒在地的流氓角色。
p.s. ruzuo.com组织,3月26日在蓬蒿剧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