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眼朦胧

标签:
转载 |
分类: 嘲嘲闹闹 |
我这里要说的“眼”,不是泪眼,也不是醉眼,是花眼。
一年多前吧,比我大一岁半的我哥,眼睛开始花了,看什么都先摘眼镜,连吃饭都摘。来我家呆上半天,除了摘眼镜找眼镜,就是抱怨我家没一盏灯亮,看什么都费劲。看他同学聚会的照片,餐桌上每个人碗盘边上基本都有两样东西:手机和眼镜,有的是近视镜,有的是老花镜。
当时还没有任何花眼征兆的我,在笑话我哥不到一年之后,就踩着不变的步伐,进入了眼朦胧的时代。惊恐之余,我的心态也开始失衡,烦躁,幽怨,一会儿责备书和杂志的字体太小,色彩不够清晰,一会儿批评王老师设计时不考虑大多数读者,一味只求小字美观好看。怨妇嘴脸大暴露。
看不清字是小事,大的问题是,装嫩的难度陡然增加了。这对于我等以混淆年龄为乐的人来说,简直是个灾难。身体的其它部位,尚可动用各种手段遮掩抵挡,就是这花眼,完全无法伪装,高科技似乎也拿它没辙。
两年前陪我娘做白内障手术,医生做术前辅导的时候说,有一种适合较年轻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方式,开完刀后连老花镜都省了,当时我心头一阵欢喜,但随后想到,嗐,真等我长了白内障,可能也没啥需要遮掩的了。
我“采访”过几个比我眼睛先朦胧又死要面子的女人,她们早先不是近视眼,所以早早地就花了眼(上帝真是公平啊),大多也没什么高招,就是生扛。有的自欺欺人,拒绝配花镜,公共场合尽量避免读书看字;有的配了不戴,不到万不得已不拿出来示众。一个女友说:别的还好,一去银行就露馅了,强撑半天,最终还得做贼心虚扫眉搭眼地把柜台上的便民老花镜拿过来架上。
在这个问题上,我就比较欣赏我一个东北籍性情豪爽的女友。她是做演员的,平日里臭美起来不输任何人,不到四十岁眼睛就花了,一看东西,她就骂骂咧咧地从名牌包包里掏出高级镜框的老花镜,边戴边说:别笑话我啊,MB的,老娘我都花眼了!
我现在算是正在走向眼朦胧的路上,光线好的地方,努努劲尚能能看得真着,在家里看书或者看电脑,自然还是摘了眼镜舒坦。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往往身处似是而非的转变当口,感情最暧昧,情绪最复杂,待完成了这个转变,也就视死如归了。
比如我现在就常寻思,怎样能够不露痕迹地遮掩一下眼朦胧的现实呢?是把字举得远点看,还是眼神悄悄越过镜框看,或者索性把眼镜摘了看呢?而现实往往是,每当我心思活跃做选择题的时候,哪怕就是那么一瞬间,身边都会传来王老师不厚道的声音:花吧?看得清吗?
作为一年前还像王老师一样嘲笑别人的人,我不计较。因为我现在深知,对于尚未经历过眼朦胧的人来说,真的难以体验那种错综复杂的内心情绪。那是一种对未来的恐惧,对逝去的留恋,对现在的纠结。
我看过一个外国推理片,女主角是个有点年纪的女审判长,特别酷,爱嚼着巧克力分析案情。我喜欢看她在一群年轻男同事面前掏出花镜戴上的动作,优雅从容,就连她急迫之中找不到眼镜大光其火的样子,也让我着迷。我在心中感叹:女人不用怕老,老女人一样魅力难挡!
然而真的事临自己头了,就发现,优雅地掏出花镜戴上,还真是个需要锤炼的事情。
要达到我那东北女友的境界,同样不那么容易。
这张照片是一个女友为我拍摄的。不是有意虚幻,她因为眼朦胧而对不准王老师纯手动的莱卡相机镜头。
我必须要说,照片比我本人好看多了。可见任何坏事都不纯粹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