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黑马
黑马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828
  • 关注人气:20,5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译协这只"鞋"谁来穿

(2009-11-14 17:10:39)
标签:

校友

翻译

译协

文化

分类: 想当年

四分之一个世纪前在福建师大念硕士时的一个师兄围着世界转了一圈,拿了博士,最终在香港的大学里当了教授,我还去过他的大学访问过他的校长,但居然不知道他在那里,连交臂都没有就失之。后来因为他在译林出书,发现我也在译林出书,这才联络上,真是不容易呀。这个世界里人和人的缘分真是令人感慨。我们这些喜欢云游并相忘于江湖的人,居然还有机会在江湖上重逢,主要还是因为大家还没有脱离翻译文学这条老根,还因为有译林这个码头,大家都来靠港,就又重聚首了。

哥们告诉我是来开全国翻译家协会的理事会的,倒让我恍惚想起二十年前俺曾经神圣地申请加入了这个协会,还是请劳陇老夫子写的推荐信呢,以为凭着自己翻译的几本书和文章加入了协会就算翻译家了,很有荣誉感。协会的负责人电话来让我哪天过百万庄总部时去取会员证,我就登着自行车不远十公里地顶着北风去了,感觉是领取人生的一个神圣的证明,拿到那个小红证件时的兴奋比我拿到单位的工作证时还兴奋,感觉是自己多年的学习和翻译实践受到了认可,从此就和冯亦代等老夫子是一个码头的人了,也叫翻译家,而且是“青年翻译家”。

转身要离开时,人家告诉我说请我帮个忙给我单位的另一个人捎个会员证去。我一怔:我那个小庙里还有谁能和我一样享有这等殊荣,不可能有和我一样翻译了劳伦斯类大家的名著的别人呢?打开那个证件,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某个同事,与别人不过合译了本什么小书,以这等成绩也能入译协啊?但人家的入会介绍人是闻名全国的大文学家呢。如果按这个人的标准算,那我就能入好几回了。于是顿时感到那个小红本证件黯然失色。和同好讲这件事,人家告诉我不要认这个真,说你看咱们社里一群人污漾污漾的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呢,他们有什么作品?我这才醒过闷来。原来我周围隐藏这这么些个中国作协会员呢,都算作家!千万别拿这当回事,别以为自己翻译了书,写了小说有什么了不起。这两双鞋谁都可以穿的。这次译协会长的鞋就是让前外长李大爷穿了,用他的余热来领导协会。

于是我就把那个小红本扔进抽屉里,再也没拿出过来,填什么表格时从来不填自己是什么会员,慢慢就“脱鞋”了,译协再重新登记时自然我就被淘沙了。我也从来没去申请加入作家协会。倒是前些日子发现文字著作权协会可以帮作者追讨稿酬,人家给我表格我填了,也入了,这是退团后唯一有记录的组织。去年单位给表格填让加入中国xx艺术家协会,据说有高级职称的都算xx艺术家,我想我不过是干这个工作而已,哪里艺术了?没填表,也就没当成那个艺术家哈。

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有一次译林在南京组织青年翻译会,会上就有一批年轻人到中国译协的负责人那里要求发起“中国青年翻译家协会”,理由是中国译协是老年人的协会,不利于年轻人成长,吓的译协那个老实巴交的负责人够戗,生怕闹出事来。这事实在好笑,他们哪里知道,要成立个带“中国”二字的协会不是有人气就行的,要注册,就要有人来管,就得给管事的人处级和局级级别,就得养一堆人吃皇粮,要分住房,要有车。。。。。没那么简单。小小闹剧一场哈。估计二十年过去,当初要成立新协会的人已经认祖归宗,进了这个正统的协会混个一官半职了。看来当年还是太年轻,急于有个名分。名分的事,真急不得,即使急中生智得了,也不见得就真怎么样,还得靠时光和努力磨练才行。我扔了那个小红本,不是照样pia pia地出书?

现在,两只鞋,一只脱了,一只没去穿,可我又写又译,算是赤脚大仙儿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