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接到一封美国某写作之家的捐款求助信,那是我2001年第一次作为访问作家居住了一个月的地方,位于纽约北面哈德逊河谷地的大草场上.那一个月过得十分愉快,与各国作家诗人一起吃住,游泳,骑登山车,开车逛纽约的乡下,同时我们一起经历了"9.11"的惨痛过程,然后我们分别。
如今美国的金融危机让这个慷慨的国际写作之家的运作遇到了麻烦,我们这些前居民当然责无旁贷,能贡献点捐款是我们回报的一次机会。这也是我这个业余写手第一次对纯文学事业做个人捐款。曾做过点小梦,如我如果获得了什么文学奖,就用它给出第一本文学翻译书或长篇小说处女作的家乡青年写手译匠设个赞助奖什么的,前提是那个奖项要不菲,仅利息就能设个小奖,本钱一直能存在银行里长期使用。但这个梦一直没实现,因为没人奖励我。所以我只能用自己的稿费捐助美国的乡下写作之家了。
捐款可以通过信用卡进行,只需填写授权书并把卡号发过去即可。如果在前些年我们没有信用卡时,就得跑银行汇款,现在就方便了。
求助信里列出了五档捐款,每一档都有个冠名:
5000美元-公司赞助
3500美元-创始人
1000美元-施主
500美元-赞助人
100美元-艺术之友
还有一个选项是“其他金额”
我想我不是大款,也不想没实力却要做倾囊状,创始人和施主就别奢望当了,大老远的捐一次不容易,又不至于只当个“艺术之友”,就选择了“其他金额”,什么名分也不要,让他们把我列入“其他类人”中算了。哈。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就通过信用卡自动把人民币折算成美元,也算对有史以来的RMB坚挺做个小小纪念。如果是美元贬值前捐,捐一美元要比现在多花2块人民币。这个纪念可是能通过数字体现的。算今年最后一件有意义的事。
恰同学当年,一个德国的剧作家,一个法国的诗人,一个俄国的小说作者,还有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