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蓝调文丛”的策划与定位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蓝调文丛”在08年初的全国图书订货会上成了散文随笔类图书的一个亮点,引起各方面关注,似乎主要是因为这是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界老中青三代的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体亮相。
以美国文学研究大家李文俊为龙头的这个10人方阵,此次推出的是他们各自的散文创作作品集。如出版说明所说:“他们都是各自学术领域的专家,同时在散文随笔写作方面亦卓有建树,”“既展示了这些外国文学研究者多面手的集体实力,又独树一帜,凸显各自强烈的个性”。这套书之所以被命名为“蓝调文丛”,自然是因为作者们的写作风格与蓝调音乐的调式颇有相似之处。他们常年浸淫在异国文学和文化中,正业是严谨缜密的外国文学研究,副业则是自由潇洒的散文随笔写作。这种写作既是一种对外国文化的私人诠释,又是优游放浪的诗性释放,适合在山光水色中伴着咖啡或香茗悠闲地阅读消遣,而这正与蓝调布鲁斯音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此看来,这套书充分体现了“群而不党”与“和而不同”的古典知识分子精神。
所谓“群而不党”与“和而不同”还有其更具体的一面。这些平日里埋头各自的研究、翻译和写作的文人,因其散淡与个性,从来没有形成一个“合力”重拳出击。他们的聚合,的确需要某种契机。此次之所以能在这套丛书中聚首,反而是来自他们之外的策划人和出版人的凝聚。这位策划人就是前《环球时报》文化版的编辑周晓苹,责任编辑是仝保民先生。周女士是一位颇具出版眼光的报人,编辑报纸专版时就已经开始萌生将报纸的短文延伸、扩展,为这些作者出版一套散文随笔丛书的意念,因此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这套书的选题策划并与仝保民先生达成了默契,经过几年的编选、打磨,这套书终得水到渠成。
国内从事翻译和研究的名家众多,他们多才华横溢,颇具专业素养,因此他们的散文一出手就显现出与专业作家的写作截然不同的品质,是对文学市场的一个良性补充。这套书应该说是为以后类似的作者团队组合提供了一个建设性的标本,以此挖掘各类专业人士的文学潜能,也为国内散文随笔创作的总体氛围注入新鲜强劲的活力。
“蓝调文丛”书目
1、
行人寥落的小径
李文俊著
2、
我所见到的法兰西文学大师
柳鸣九著
3、
不圆的珍珠
叶廷芳著
4、
塞纳河畔的文学景观
吴岳添著
5、
樱花点缀的记忆
陈喜儒著
6、
堂吉诃德的长矛
陈众议著
7、
潜行乌贼
陆建德著
8、
别样的风景 刘文飞著
9、
布拉格,那蓝雨中的石子路
高兴著
10、
写在水上的诺贝尔
黑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