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厨房我爱厨房

(2007-04-16 23:32:36)
标签:

我爱厨房

分类: 嘲嘲闹闹

我爱厨房

      黑马

          

 

    男人爱厨房,多半要被看作有毛病。我没辙,必须爱我家的厨房,否则会终日郁闷。

    如果按照每平方米的装修投入算,每次寒舍装修投入最高的都是厨房。但装修后偏偏是烟火基本不动,厨房基本不用。

    我爱厨房,只是看着舒服,代价是不怎么用。我革的不仅是厨房的命,革的还是中国胃的命。一场烹饪和饮食方式的革命由此引发。

    我是“生下来就挨饿,开门办学不上课”的那拨儿60年人,多少年来牙糟但胃口好,食色中以食为天,以食为主兼顾别样,近乎一个吃货。但随着下水逐渐肥实起来,色香味退居其次,餐饮和烹饪环境上升为首要。

   住筒子楼时看到半楼知识分子站在污水横流的公共厨房里挥汗如雨煎炸咕嘟炖,趟着污水将喷香的饭菜高举着端回屋,曾发出“咱吃简单点儿行不?”的微弱呼吁,遭到邻居们“别装丫挺的”的热讽。日后这种场景成了我的两部长篇小说中的重头戏,前者是《混在北京》中的北京筒子楼,后者是《孽缘千里》中中国留德学生的公共厨房。

    我为国人的厨房犯愁,为中国胃犯难。这种香喷喷油烘烘,是以肮脏的厨房作代价的。要知道,德国房东们绝对禁止中国人在厨房里煎炸。后来我在英国生活了一年,那里中国人基本上是住中国二房东的房子,不敢住英国人的房子,连印巴人的房子也不敢住,因为人家厨房里都禁止煎炸和爆炒。问他们为什么不装个抽油烟机,他们说,那是饭店才用的。于是中国人住中国二房东的房子,随便煎炸,因为没有油烟机,只好做饭时窗门打开,半条街都飘起油香来,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做饭呢。当然我们中国人的厨房是不能让外国人看的,很多厨房顶上倒挂着的油烟柱子看上去还以为是喀斯特溶洞。去过的一个留学生集体厨房,那里原先的英国房东是铺了地毯的,现在早让油烟浸透了,走上去感到地毯在咕唧咕唧地冒油,能沾一鞋底油。这场景算是给我的下一部未出世的小说又提供了有滋有味的绝好素材。走遍全世界,这样的厨房都一样。

    我们凭什么不能有个干净的厨房?

    我风风光光地把厨房装上,决定这厨房的作用是:观赏为主,兼顾烹饪。禁止爆炒油炸,能煮就煮,油不热菜就下锅,下锅后就盖盖儿。这回我彻底装丫挺的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结果是:厨房不见油污,纤尘不染,绿色植物水葱儿似的。

    中国胃怎么办?每天在单位食堂里满足一次,晚上回家粗茶淡饭。节假日进餐馆以鱼香肉丝类满足基本欲望,实在馋了饕餮猪肉炖粉条。

    装了几年丫挺的,已经基本适应,看来中国胃是可以改造的。一句话: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但这样我就再也不用为我的厨房惭愧了。朋友中有人把厨房装修得富丽堂皇,但又控制不了大快朵颐的欲望,照旧油里烟里色香味一样不落,可又懒得吃苦收拾,便请小时工来代劳。咱是苦出身呀,信奉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不忍心让那些农村的憨姑娘们隔三岔五来给我擦洗厨房,便只有“厨房基本不用”了。

    我实在为我的厨房骄傲。哪天真的客人多住不下了,我的厨房里绝对可以支上床当卧室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