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家裕小景
2011年6月28日,济南出差,顺了一趟电视剧《闯关东》的拍摄地,齐鲁第一村【章丘朱家峪】。
朱家峪村位于山东章丘市,距省会济南40公里,从309国道(济王路)南行1.5公里便到。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后改为富山峪。明洪武四年(1371),朱氏家族先祖朱良胜自河北枣强县迁此定居。因朱系国姓,与皇帝朱元璋同宗,故改名朱家峪。
咋一看朱家峪就是一座普通的北方小村落,但是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至今仍完整的保存,又拍摄了央视叫好又叫座的大戏《闯关东》,因此近年来十分出名。驱车来到村口,被一座山门挡住收钱。进入村内可以看到建筑格局古风古貌、梯形居落、上下盘道、高底参差、错落有致,村内有祠庙、楼阁、石桥、故道、古泉等大小景点八十余处,被专家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
印象最深刻的是【山阴小学】和【康熙立交桥】。
【山阴小学】20世纪初,朱家峪开始有了新式教育。1932年,开明人士创办了朱家峪女子学校,这是中国农村地区较早的女子学堂。古老的朱家峪村,在章丘率先提倡女子教育,难能可贵,反响巨大。在此基础上,朱家峪开办了山阴小学,校门是仿照当时培养革命军官的黄埔军校校门所建。清末至民初年间,朱家峪私塾星罗棋布,达17余处。先后有文峰小学、女子学校和山阴小学各一处。从建国至2003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达150余人,朱家峪学子早已迈进了南开、北大和清华大学的校门。可惜现在这么有文化的山阴小学,已经做了朱家峪民俗文化展览馆,再也听不到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了,孩子们也不知道去哪儿上学了。
【康熙立交桥】村内建造于康熙九年的立交桥,显示了中国古代农民的智慧,它和许多古代民居一样,桥拱的石头间一点儿都不用灰泥,而又严丝合缝的咬合在一起,这个立交桥的功能,就是桥上可以走人,桥下可以泄洪,在没有洪水的时候桥下也可以走人、走车。之后,经过二十多年,人们在桥的另一边又修建了一座立交桥,它们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的双璧,桥下宽敞的泄洪道,同整个村落的街道排水系统完美地连接在一起。建于清康熙年间(桥下石刻记之),至今三百余年。立交古桥分东西两座,相距约十余米。上下行人,通车运输,十分方便。桥身全用小型青石叠砌而成,历尽风雨雪霜,未曾损坏,依然原貌。被专家誉为“现代立交桥的雏形”。
朱家峪的旅游还属早期,人较少,原汁原味的,挺好,但愿今后的建设不要破坏她的原生态。
在回济南的路上看了章丘市【百脉泉公园】。章丘市以泉水众多而有"小泉城"之称,其中最著名的百脉泉可与趵突泉齐名。百脉泉最大的湖叫【明水湖】,湖光潋滟,由数泉组成,湖南端有"龙泉",湖西边有"墨泉",湖西南角有"龙湾泉"。在湖边建有【汇泉阁】,登阁可俯瞰园林湖色全貌。【龙泉寺】雄踞在百脉泉北,为济南地区著名佛寺,殿内佛像金碧辉煌,壁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清照园】位于百脉泉公园西北隅,为纪念出生在明水的"一代词宗"李清照而兴建。
到了济南还看了一眼刚刚建筑开放的【山东省博物馆】,据说是全国最大的博物馆,但是藏品不多。现在国家真是富裕了,博物馆很壮观、豪华,还公益!
朱家峪的大门,留下买路钱~

山阴小学

朱家祠堂

康熙立交桥


墨泉——现场也有这么大,只是咱的机子照不下来,拍了张广告画。这是相机照的


大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