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02-27 21:22:08)
分类: 假装正经
洞
 
洞 Le Trou 1960年
导演:雅克·贝克 Jacques Becker
演员:米歇尔·康斯坦丁Michel Constantin 吉恩·凯乐蒂Jean Keraudy  菲利普·勒鲁瓦Philippe Leroy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极具观赏性的黑色电影杰作。关于越狱的电影不少(最新的米国剧集《越狱》也相当火),可本片具有非常明显的“异他性”,被人拎出来次数最多的《刺激1995》与本片虽然都是不错的越狱题材,可看点几无交集。
 
雅克对声音的运用很有意思,囚犯凿地凿墙时的声音明显是被“放大”的,担心啊,声音这么响,估计狱警都会听见了吧?从这点上来说,它似乎不“客观”,可它在人的“主观“感受层面上,又是非常“客观”的。因为人在紧张、专注的时候,容易把细小的东西(声音)放大。电影里的这些声音,简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构成了表意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段。
 
导演经常把镜头对准犯人凿洞的动作,在剧情发展线上,这似乎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但是那些长时间的特写或者近景,给人重复、烦躁、紧张的感受,当然还有那“时间的流走”。
 
在主题上,我并不觉得导演有关涉“人性”的意图,它更多的是描述一种“偶然”对命运的摧毁力量,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一种“命运无常、人生无间”的黑色况味,一种悲观、绝望的调调。
 
让我感到新奇的还有越狱手段的展示,在《刺激1995》里,过程是被故意“忽视”的,当典狱长掀开挂纸后惊讶地发现一个洞,其实故事已经接近结束(不同的繁略处理当然和导演要表达的主题以及风格有密切关系)。可本片不然,四分之三的篇幅在描述他们怎么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群像塑造,几个犯人性情各异、有血有肉,而且这些犯人的造型很风格化,很酷。调度和构图上也很讲究,真不敢相信这些演员居然是新手!!)。把小玻璃捆在牙刷上,以此窥视监房外的动态,用沙漏来充当钟表……太牛X了。
 
 
不少人认为《刺激》具有颠覆意义,是反“体制”的,其实不然,这只是好莱坞对传统价值体系和主流思想的一次重构,他是“体制”而“传统”的,从两位主角的白人/黑人设置,从知识(财富的化身)对越狱行为和成为领袖人物中起的作用和影响等等来看,都是如此。倒是本片,让我当时看《非常突然》的一种震惊感。
可惜我没买到这片,是下载看的。。还好我买了他的《金盔》和《金钱不要碰》
 
洞
 
资料:法国导演雅克·贝克只活了54年,就离开了人世。他在世时间并非名导大牌,在他去世20年后,他留下的13部作品才被提及和重新评价。雅克·贝克早年因导演金·维多的熏陶而走上电影之路,也曾在让·雷诺阿的手下担任过多部经典作品的副导演,此后他独立拍片,成为跨越法国电影古典主义的一员。他除了为后世留下电影作品,他的儿子让·贝克也成为导演,拍摄有《杀人的夏天》等影片。
一区著名的标准公司曾在2001年发行过他的遗作《洞》(1960),今年一月,标准公司连续推出他的两部名作:《金盔》(1952)和《金钱不要碰》(195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电影手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