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环保也时尚

(2010-11-26 21:53:53)
标签:

环保

时尚

常州晚报

书评

照日格图

文化

分类: 我看我说(书评)

环保也时尚

发表于《常州晚报》2010年11月26日

 

 

对于被环保问题吓大的“80后”这一代人来说,那已经再是啥新鲜事儿了。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上连番轰炸,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灾难,弄得人心惶惶。也有一部分人对这条条框框的建议不屑一顾:我在这世界上活不到100岁,100年后的事儿管我鸟事儿?

之前我亦如此,看了《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还是被吓了一跳:在本世纪末,气温上升速度将加快,加上愈来愈难以预测的降雨形态,可能导致北京附近地区的供水减少,加大沙漠化威胁,使城市的街道被沙尘覆盖的频率增加。北京变沙城,这太可怕了,只是远在大洋彼岸的丹麦人都急了,我们依然在麻木。

可以说《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环保教材。但是这本教材实在属教材中的“美人”。明知道向你灌输的都还是那些换汤不换药的环保理念,也舍不得放下。看着在100年后从地球上消失的一个个美景,心里真有点舍不得。这感觉与看灾难片《2012》的感觉完全不一样。《2012》的节奏太快,让人来不及思考就一晃而过,但这本书不一样,每一张照片都拍到了极致,左边的文字温文尔雅。上面是一个地图,告诉你美景在哪儿。另外一个坐标是书里没有但读者心里应该有的:时间坐标。你手中的这个美景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内即将消失。鲁迅好像就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摔碎了给你看。《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就是这样一本书,它只给你一个最美的景色和寥寥数语,如果是一个懂得趣味的读者,就应该在心里描绘另一幅图:因极端气候、海平面上升、冰层溶解、生态破坏等原因,这些地方在100年或者更近的时间内变成一个惨不忍睹的地方,生灵涂炭,与书中的或纯朴或旖旎的风光完全两样。如果说《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是一个教材,也是一本良苦用心做成的教材。之前看过太多的教材罗列了太多的数字和科学事实来证明这蔚蓝色的星球正在遭人破坏。让人读后头疼:不是因地球的衰竭,是因那些数字和普通读者难以分析的所谓的“论据”。

在唯利是图的出版规则横溪霸道时我们应该拥有这样一本书:向人们展示危机和责任。可以毫不留情地说,《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是一本没有深度的书,但转念一想,这书需要我们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做一辈子。我们还在都市里为“只为优质生活”奋斗,将自己的物质欲望张开到最大的时候,我们周围在发生变化,100年后威胁到北京的沙尘,不仅仅威胁到了祖国的心脏,也更应该威胁一下人的心灵:在供求关系中,人类并不一定是常胜将军。

在书的最后罗列了保护地球我们能做的事情:少搭乘电梯;少开私家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随手关灯,拔插头;少用一次性牙刷、塑料袋、水杯;随身常备筷子和勺子;双面使用打印纸;种植花卉植物;不浪费粮食……

嗯,做到这些不难,行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