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是一扇开启的门

(2009-06-04 15:28:04)
标签:

花儿来得及

书评

照日格图

杂谈

分类: 我看我说(书评)

青春是一扇开启的门

发表于《锦州晚报》2009年6月4日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 人世间没有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进它的消逝。谁能保持得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青春的花朵因容易凋谢而变得弥足珍贵,也因如此,青春成了文学永恒的主题,从屠格涅夫的《初恋》到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都因讲述了青春少年的喜怒哀乐而常青于文坛。近来,青春题材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只是他们都只停留在青春的表面上,真正关注青春的快乐与悲伤的文章少之又少。《读者》签约作家安宁写青春具有她自身的优势:首先,她是一位“80后”作家,站在青春尾巴上,她对稍纵即逝的青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点;其次,她也是一位女作家。用女孩子的细腻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再用简洁、犀利的文字表达出来,使得《花儿来得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更具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你正在青春年少时,那《花儿来得及》就是一本与你共勉和你谈心的书;如果你已过了青春期,《花儿来得及》一定记录了被你遗忘在城市一隅的韶光。

《花儿来得及》收录了安宁的散文随笔近作100篇,分为《花儿来得及》《时间会告诉你》《有没有阳光温暖过卑微的你》《无花果也有似锦的春天》《我宁肯只是记住你的好》《听话的孩子没糖吃》《阳光里藏着最美的扇贝》《爱,这样在时光里柔韧穿行》等8个辑,每一个小辑的文章都呈现出了青春的一个面孔,8个小辑合起来构成了五彩斑斓的青春。相对于散落在各大期刊上的文章,《花儿来得及》更能够集中展示作家安宁的文笔和她眼中的青春。潜入书中,才知道安宁的文章并非像多数期刊写手的文字般用是煽情的字句催人眼泪,涌表面的感动掩藏深度不够的瑕疵,而是用缓慢的叙事节奏,营造一种安静的氛围,让你静静地感受青春的痛楚与温暖。通读整本书,能够发现安宁的一些变化,她的文字不再囿于她所熟知的校园内,而是延伸到了校园之外的世界,用社会的眼光记录青春,从高处观察看似只于校园有关的青春。因此,《花儿来得及》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和沁入人心的深刻挖掘。

《原谅少年卑微的祈求》里作者写了两段并非温暖的友谊,同龄的两个女孩子,一个因为物质条件的充裕和朋友圈的无限伸展而显得高高在上,另一个因为没有与她相依相伴的朋友而显得孤单与卑微。一篇不足2000字的散文里两个女孩的形象如电影镜头般显示了出来,人们却不能触碰她们中的任何一个,因为无论怎样,她们都要经历这样人生的旅程,都会走向成熟和长大。《黑白记忆》里写了一个男孩与他整日在深井下作业的父亲的种种纠葛,爱与恨均在其中,在错综复杂的情感中,我们更能体会到亲情的伟大。

散文是一个古老的文体,坚持写散文就意味着坚持了相对冷清的写作环境。作家安宁在这样的环境下书写着她眼中的世界,看似她的文字与窗外的喧嚣与纷争无关,也无关波涛汹涌的物欲和咄咄逼人的利益诱惑,却可以通过每一双眼睛,深深入驻人们的内心。

有一首歌里说,青春是一扇开启的门。那么《花儿来得及》便是那扇文字之门,带我们进入有痛楚也有欢乐,人人必经的青春之屋,无论是欢笑抑或泪水,在那间小屋里显得十分协调,因为青春的本事,便是一段需要成长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