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落下帷幕,东莞经过不懈的努力,再一次获得了全国关注的好口碑,不论这个标签距离东莞多远,我觉着东莞的市委领导们应该感谢“新莞人”。
2004年东莞参选“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时,来自广西的轮椅歌手黄任锋在中央电视台登台表演,东莞当选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可以说当之无愧,一名外来人想展现的是东莞的包容,没有千万外来工在东莞打拼,东莞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制造业名城之称。
2009年1月的今天,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再一次在央视播出,有些城市登台的是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而东莞的领导静坐台下,我想他在等待一种感动,一个在东莞感人的故事。曾经在市委书记刘志庚的批示下,《东莞日报》和东莞电视台发起捐助梦玲的行动,募集了50多万善款帮助梦玲做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也称血癌,在几十年前的治愈率就已经达到60-70%,是所有癌症中唯一可以给出一个治愈率的病种。不过对于白血病而已,最大的问题不是钱,而是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据说广东每年新增白血病案例约在3000人,全国每年新增超过40000名病患,而全国现在有过1000000名病患每天与死神抗争,在新增病例中,儿童占到超过50%。我们该不该接着一个悲惨的故事来反思?我们的媒体难道仅仅为了泪水而不考虑责任?我不知截止2008年底,中国造血干细胞库已经存储了多少志愿者的血样,但是我知道在2008年初时,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数量刚刚超过60万,而面对非亲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率差不多万分之一,那么60多万志愿者和百万病患在一起所产生的配对成功率远不及百万彩票的中奖率,据资料显示大陆骨髓库成立至今配对成功的案例好像不足200.
如今血癌的治愈率已经达到了90%,不幸的梦玲恰恰归于10%的行列,我是真的不知梦玲接受的是骨髓移植,还是某些特殊的化疗治疗方式。但是我今天想说的是,梦玲的故事没有感动我,却感动了无数的东莞市民,作为一个感人的故事,梦玲的故事也能感动无数中国的老百姓。梦玲和她的家人是东莞千万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一名,政府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称谓“新莞人”,这个名字被很多人抨击,我觉着蛮好的一个名字,因为新中国成立刚刚60年而已,如今人们再提新中国时,都只会想起新中国成立那艰苦的年月。所以不用多少年“新”这个字和莞人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前提是你需要热爱这个城市,如今很多人已经离不开东莞了,这已经是他们的家。
既然东莞成为新莞人的家,文明东莞自然也是大家共同应该努力去创建的。不过今天文明东莞所遇到的不文明,不仅仅是千万新莞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缺少家教,东莞本地人乃至全中国70/80/90后的父母们都不懂得什么是家庭教育,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解放思想是句口号。在全世界范围内,NGO(非政府/非营利社团)都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力量,很显然文明城市对于NGO来说不具有参与性,而志愿者参与数量的多少不能代表NGO,评审文明城市也没有包括NGO参与度,说明文明中国的标准还有提升的空间。
作为NGO代表,绿色珠江民间环保组织总干事,对于东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写过一篇博文“我为东莞的城市文明抹黑”。很可惜我的努力根本没有获得政府的注意,而我作为东莞一个环保的样本,还被宣传部(或是文明办)采访过,据说是做一本东莞故事的样本之一。作为一名环保人我是如何为东莞的城市文明抹黑的?我发现公交车站没有垃圾箱,公路上却均衡的摆放了很多垃圾箱,经过观察我发现我们城市的领导者们的观念没有解放,他们没有从垃圾箱需求来布设,而是纸上谈兵搞布阵,结果是大量浪费社会资源,垃圾箱似乎是道路绿化的摆设。不仅垃圾箱没有安放在人流量大的公交车站,而且设计的垃圾箱一味求美观且不实用,我不仅看不惯垃圾箱摆放,也看不惯垃圾箱设计的虚伪,搞所谓垃圾分类箱不仅大量浪费金钱,而且多使用胶袋等也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既然居民都搞不懂如何垃圾分类,干嘛虚伪的搞什么垃圾分类箱?现在解释一下如何为城市文明抹黑,大家不要以为我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没事在街上仍垃圾报复政府。我举例大热天一个人在公交站吃雪糕,突然公交车来了,车上非常拥挤,他不可能带雪糕上车会搞别人一身,扔雪糕又没有垃圾箱,那么只能扔在地上了,如果有10个人这样干,可想而知公交站台周边的环境,不信大家看看公交站台周边的草丛。而我本人基本不吃雪糕,那些含有大量反式脂肪的产品,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那些40~60人猝死的人不能说死于吃雪糕,但是没事吃雪糕/过生日吃蛋糕/把洋快餐当乐趣的人都难逃此劫,因为反式脂肪是不能被人体代谢,比三聚氰胺危害大多了。
节目看完了,东莞的领导坐在台下,为什么台上的梦玲的爸爸?因为梦玲的爸爸怀着一份感恩的心。而东莞这样一个聚集着千万人口的城市,缺乏归属感的千万淘金者不可能把创建文明城市当作自家事,东莞的全国文明城市应该说是有争议的,但是我们应该祝福它,当我们回到家乡,老乡们说东莞是个文明城市,那是一种羡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