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巢湖古村张家疃与“九龙攒珠”研究者张靖华

(2015-11-06 08:57:57)
标签:

安徽柘皋

巢湖烔炀

昂云

银山智人

九龙攒珠

分类: 敬爱巢湖

巢湖古村张家疃与“九龙攒珠”研究者张靖华

巢湖北岸张家疃,是一座始建于明代初期的“九龙攒珠”形态古村落,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张氏第十四世孙张朝湜创作了《湖村十景记》,对村落周边景点作了详细描述。

 

其中《甘塘烟柳》诗云:“塘在村中,沼堤植柳,绿水青条,互相掩映,每月上烟浮更为奇妙也。二月池塘柳,鹅黄已变青。丝丝含别态,缕缕漾奇形。映月情旖旎,凌波致娉婷。眼惊随汉苑,魂断短长亭。风起柔条舞,烟浮素影停。絮飞原可悦,莺啭亦堪听。汁染青为服,条攒绿作经。村中沼碧沼,遍列翠云屏。”

 

“九龙攒珠”,是对特殊地形地貌的一种描述。如方志曾这样形容巢湖某处的山川:“其地有冈峦之胜,周围九垅,共向一小尖山,俗呼为九龙攒珠。”张家疃,就是具有这种独特形态的村落。区别在于,地形地貌之“九龙攒珠”是天然产物,有偶然性,其“龙”为山峦,“珠”则是独立的丘冈;而村庄形态之“九龙攒珠”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是人为作品,其“龙”为水渠,“珠”即村中的门口塘,诗中的“甘塘”是也。张靖华老师介绍张家疃时说:“在村庄中部、商业街以南,有口略呈半月形的池塘,民居排水通过巷道汇入此塘。如遇到大雨,九条水沟滚滚直入池塘,活像九龙戏水,群众评此为‘九龙攒珠’。”

 

张靖华,肥东人,复旦大学博士,他长期研究巢湖北岸古村落,并创作出版了《“九龙攒珠”——巢湖北岸移民村落规划与形成背景初探》一书。张老师,是巢湖北岸古村落研究的创始人、奠基者;是他第一个正式研究、提出并公布了“九龙攒珠”这一在北岸普遍存在的村落布局形态,进而推动了洪家疃、张家疃、山口凌、三户梅等诸多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为保护巢湖-肥东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