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日违反了教务处的规定,把两次课放在一天上了,原因是明天要出差,这几天却才知道后天要补下周四国庆假期中的课。郁闷哪...只好擅自逮着学生的空档时间先把课给补上了。
和教务员说明情况的时候,她无奈,说就看我的运气了,万一被查到,非挨训不可。
555...我可能要等着挨训了。
一天四节课,我挺累,学生也挺疲劳,没办法啊...讲授“中国气候”这一章,中间穿插点游戏,引导几个学生唱关于天气的歌,效果还不错。有个学生吼“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笑倒一片,哈!
下次课,关于陆地水,所以,要求学生搜集些关于江河湖泊的古诗词,穿插于教学中,以加深学生印象、活跃课堂气氛。
2、班会
两个班分别开班会。
二年级重在对大一学习生活的总结,另外,关注创新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实习报告的撰写,鼓励他们进一步规划大学生活。
对一年级,重申基地班课程学习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指导他们竞选出班长和团支部书记。
各有四位同学参加了两个职务的竞选演讲。我也参与了无记名投票。很开心的是,两位表现出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很强的学生高票入选,也恰是我悄悄写下的那两个。
校长是一个高校的灵魂,小小班长同样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组建好一个班委很关键,辅导员和我都会轻松很多。
正赶上一个学生的生日,学生们趁班会用歌声为他祝福。发现了几个很会唱歌的孩子,呵呵!
3、返程
大桥堵车,本来半个多小时的路程走了近两小时。
后排的一位老师高声嚷师傅怎么开的车,满言怨气。咱可不管,靠窗坐着,听熟悉的歌曲,看西面的太阳慢慢地暗了...红了...躲进了云层...消失了;看白云一点点被染红;看粼粼的长江水静静东流,大大小小的船只、浮标们默默地飘飘荡荡......
4、关于出差
地点:江苏宜兴,位于太湖边上。
时间:三天。
任务:野外调研和采样。
宜兴已有5000多年历史。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周元王四年(前472)属越。周显五三十六年(前333)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荆邑司会稽郡,次年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置义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义兴郡,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宜兴县。清雍正四年(1726),分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荆溪撤消,并入宜兴县。1949年6月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属苏州专区。1956年2月属镇江专区。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建立宜兴市。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无锡市,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级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宜兴是别有洞天的陶都,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独步世界的艺术品。
宜兴骆驼墩遗址是2002年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