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咖啡:产区分布、收获季

标签:
哥伦比亚咖啡精品咖啡培训课程青岛休门咖啡咖啡烘焙咖啡产地 |
分类: 咖啡豆 |
哥伦比亚咖啡生产概况
哥伦比亚向来是咖啡种植大国,曾贡献过全球咖啡总产量的10%,是大宗商业阿拉比卡咖啡的重要出产国。
现有咖啡种植区域大体分为两部:北部产区,包括古老的MAM区域以及首都波哥大周边在内的东部产区,依然是大宗商业阿拉比卡的重要产区。南部产区,是以Narino、Huila、Cauca、Tolima组成的当红精品咖啡产地阵容。(相关博文:哥伦比亚咖啡概述)
之所以形成现有的产区分布情形,哥国的地形图给出了剧透。
如图所示,雄伟的安第斯山从厄瓜多尔由Narino进入哥伦比亚,并分成了三支余脉,总称“科第勒拉”(Cordilleras),根据位置,分别称作,西科第勒拉(the Occidental Cordillera)、中科第勒拉(the Central Cordillera)、东科第勒拉(the Oriental Cordillera)。其中,只有东科第勒拉穿过哥伦比亚国土,继续向北延伸,进入委内瑞拉。三条山脉之间拥抱了两个谷地,每个谷地衍生出一条重要河流,分别是考卡河(Cauca)(参考博文:哥伦比亚咖啡产区:Cauca)和玛格达莱纳河(Magdalena)(相关博文:哥伦比亚咖啡产区:Tolima),两条河流向北延伸,交汇,最终流入大西洋。其中,考卡河成为考卡省名称的由来(相关博文:哥伦比亚咖啡产区:Cauca),而玛格达莱纳河是哥伦比亚第一大河。
来自太平洋的水汽深入陆地,遇见西科第勒拉山形成降水,继续东进,遇见中科第勒拉山形成降水,继续向东,遇见东科第勒拉山并和来自东方亚马逊的暖湿气流交汇。在三条雄伟山脉的山坡上是优质咖啡产地的所在。
哥伦比亚咖啡收获季
靠近赤道的位置,以及山脉的高海拔因素,为哥伦比亚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微气候,同时也令哥伦比亚同肯尼亚一道,成为咖啡产国少有的一年两个收获季的国家。除了主要收获季,还有一个被称作“mecata”的次产季。
哥伦比亚各产区的收获时节差异明显,有的产区有两个收获季,有的产区只有传统的一个收获季。另外,拥有两个收获季的产区,各自主次收获季也有差异,基本上,南北产区相反。北部产区通常九月到十二月为主产季,四月到六月为次产季。南部产区则通常四到六月为主产季,九到十二月为次产季。
绿色:一个主要收获季,九月-十二月
橙色:两个收获季,主收获季九到十二月,次收获季四到五月
黄色:一个主要收获季,三月到六月
紫色:两个收获季,主收获季三到六月,次收获季十到十一月
褐色:无明显收获季
白色:非产区
ps: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