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插柳学诗
插柳学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11
  • 关注人气:7,3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文章病院】别拿石榴充『籀文』

(2014-12-03 16:57:15)
标签:

转载

[转载]【文章病院】别拿石榴充『籀文』
◎陈 玄
日前翻看爸爸给我买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字书法之美》,猛然发现书中第168页上引用的元代大家赵孟钜皇形蟆J橹幸娜氖牵
石如飞白木如榴,
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方知书画本来同。
赵诗阐述的是“书画同源”,历代都有人引用。我在学习书法时,老师也让我们背过。我记得第二句是“写竹还于八法通”,意思是画竹要精通写字的“永字八法”,第四个字是“于”不是“应”。也许这还算不得大错,姑且按下不论。但第一句的“石如飞白木如榴”的“榴”字,我敢断定是个别字,正确的写法是“籀”。
籀,音zhòu,本义指诵读。周宣王的太史籀,据说曾造大篆,编字书《史籀篇》,后人因此称大篆为籀文。赵诗中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就是说画石要用“飞白”的笔法,而画疏竹、枯枝、小草,则要用“籀”的笔法即中锋勾点,不是都要画得像石榴一样。
为了验证我的看法,我马上在故宫博物院的官网上查到了赵孟的《秀石疏林图》上的这首题诗,果然与我记忆中的一字不差。(见图)《秀石疏林图》是赵孟“以书入画”的代表作品,图中两块大石是以“飞白”的侧锋画成,显得极其洒脱灵秀;左右疏落地点缀丛竹、枯木、杂树,则是笔笔中锋,“籀”意盎然。
十月初的一天,爸爸又带我去书店买书,我看到《汉字书法之美》出了新版。遗憾的是,我发现这一页还是错的。这是我学习书法以来很喜欢的一本书,实在不忍心看到它的瑕疵,特草此小文呼吁更正。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4年第12期。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021-60878392订购。或在淘宝网搜索“咬文嚼字”选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