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任中共枣庄市委书记
(2011-12-15 20:47:11)
标签:
杂谈 |
陈伟任中共枣庄市委书记
2011年12月15日上午,枣庄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关于市领导干部调整的决定。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胡文容宣读了省委关于枣庄市主要领导同志调整的决定。陈伟任中共枣庄市委书记、党校校长;张术平任枣庄市委委员、常委、市委副书记,市长候选人;刘玉祥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枣庄市委委员、常委、书记;陈伟不再担任枣庄市市长。
陈伟在讲话中指出,对省委的决定,我表示坚决拥护;对术平同志来枣庄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根据省委决定,玉祥同志因年龄原因离开市委书记的岗位,到新的岗位工作。玉祥同志自2002年12月来枣庄工作,已经九年时间了。这九年是枣庄走出困境、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枣庄经济增长最快、干部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九年来,特别是担任市委主要领导职务以来,玉祥同志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按照九次党代会确定的“3695”工作思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培植了一批好项目,培养了一批好干部,培育了一个好风气,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与玉祥同志相处五年,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玉祥同志政治坚定稳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态度坚决,始终与党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思想解放,思路清晰,善于把省委的工作要求同枣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领导工作经验丰富,驾驭全局能力强,善于处理复杂问题,保持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熟悉经济工作,全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壮大了我市的经济实力;善于抓班子、带队伍,对政府工作既关心、支持,又信任、放手,为我们干事创业创造了良好氛围。在这九年中,玉祥同志为枣庄经济社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此,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永远不会忘记。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玉祥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心支持枣庄的建设和发展。在这里,我提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对玉祥同志为枣庄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省委决定,术平同志来枣庄工作。术平同志德才兼备、作风扎实,是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既有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的经历,又有在市、县级领导岗位工作的经验,素质全面,领导能力强,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由术平同志主持市政府工作,是省委从大局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枣庄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通盘考虑、慎重研究作出的决定,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枣庄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关心与重视。相信术平同志在枣庄一定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团结带领市政府一班人不断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城市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省委决定,由我担任市委书记,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深感责任重大。来枣庄五年多,我与枣庄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友谊,对枣庄的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有这几年在枣庄工作的基础,有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我有信心做好工作,和全市人民一起把枣庄的事情办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
陈伟强调,枣庄迎来了建市50周年,目前正处于加快城市转型、建设幸福新枣庄的重要时期。他就这次领导调整和当前工作再强调五点:
第一,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的决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省委的决定精神上来,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开好党代会和人大、政协“两会”,确保各级换届顺利进行,实现平稳过渡,切实维护好全市和谐稳定、经济发展的好局面。
第二,科学谋划枣庄发展。新班子组建以后,要紧紧围绕实施城市转型战略、建设幸福新枣庄这一目标,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坚决夺取城市转型的全面胜利。要坚持以煤化工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植八大工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要坚持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加快台儿庄古城等龙头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服务业大繁荣,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坚持以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促进城市功能转型,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让城市面貌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打造生态宜居家园,树立鲁南“门户城市”新形象。要坚持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多办富民惠民的实事、好事,把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改善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第三,营造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几大班子要加强协调配合,带着对枣庄人民的深厚感情,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和衷共济,团结干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工作开展。
第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廉政是底线,是基本要求,做到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把探索建立长效监督制约机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障,作为对各级干部的最好保护。坚持关口前移,加强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确保各级干部既干成事,又不出事。
第五,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要认真督查年初确定的百件惠民实事落实情况,把更多精力、财力向民生倾斜,履行好对人民群众的承诺。要注重研究群众诉求,认真落实救助政策,特别是要更多地关注关心困难企业职工、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积极解忧释难,化解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