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升昌记解说词

(2011-01-30 16:40:12)
标签:

杂谈

日升昌记解说词

这个大院为日升昌票号的非正式分号。

我们先看大门两边的楹联:“谋利以天下为计,聚财乃义中所求。”这幅楹联,隐含着台儿庄日升昌票号的由来和经营理念。

票号是现代银行的前身,日升昌票号为山西平遥县达蒲村李氏创建。自1824年正式办理面向全国的汇兑业务,到1914年倒闭,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为中国的现代金融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献记载,日升昌在全国几十个城市设有分号,而台儿庄分号没有列入其中。但是,在台儿庄古城里,又确实有一家“日升昌记”钱庄。

这不是我们为了增加古城内涵而有意造假,而是尊重事实,对这处确实存在的钱庄进行复建。

现在,请各位游客跟我一起,走进复建的日升昌记,重温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一位在台儿庄做了半辈子生意的山西商人袁老爷,准备回家安度晚年。袁老爷变卖了宅院,雇了两只商船,带着一家老小和4000两现银,从台儿庄北上。准备在天津登陆,再雇马车走旱路去山西。到了济南,发现途中盗匪横行,就把现银托交给济南的日升昌分号,办理了转汇手续。在签字画押领取银票时,袁老爷没留下山西老家的地址,只说他来自台儿庄,到平遥兑取现银。

经验丰富的大掌柜,预计袁老爷到山西取现银的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可是,30年过去了,这4000两银子,一直没有人兑现。

当初,亲手为袁老爷办理手续的大掌柜,还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到了光绪十年,他已经老态龙钟,要告老还乡了。离开济南分号之前,专门向总部交代了这笔没有提兑的生意。日升昌总部根据济南分号提供的线索,在山西明查暗访,没有找到袁老爷的蛛丝马迹,只好从源头上查寻。于是,派一个叫吴玉章的职员,来到台儿庄,令他务必找到袁老爷的下落。如果找不到本人,也要寻访到他的后代或亲戚。

这是光绪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886年的事情。

吴玉章是山西阳谷人,曾经在日升昌太原分号做过二掌柜,为人忠厚,处世练达。他来到台儿庄,没有轻易公开自己的使命,而是租了两间房子,声称来台儿庄筹备“日昌”分号。利用这一身份,打听袁老爷的情况。

从咸丰五年到光绪十二年的三十二年中,台儿庄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一是黄河决口,台儿庄城被淹。黄河改道,张秋以北的运河断航。二是捻军和幅军多次攻陷台儿庄,许多商家破产,甚至家破人亡。关于袁老爷的情况,有人记得他在黄河改道前夕,雇船回老家,不仅袁家杳无音信,连船家也没有回来。

吴玉章估计,袁老爷一家,可能在去天津途中,遭遇黄河改道,船翻人亡。

吴玉章书面向总部陈述了他的推想,并提出两种方案:一是把这宗汇兑账目勾销,二是利用这笔现银,在台儿庄设立日升昌分号。总部认为,关于袁家船上遇难的估计,不论有多少可能,在没有实据之前,不能作为定论。这笔账不能勾销。至于在台儿庄设立分号,暂不可行。因为,在运河沿岸的苏鲁交界处,淮安已经有了日升昌分支机构,在台儿庄再设分号,密度似乎太大。可以让吴玉章暂时留在台儿庄,用这笔现银做资本,开一处“吴家票号”,确保底本,有了利润,可以用于自身发展。如果寻访到袁老爷的线索,即刻兑付现银。这样,等于日升昌默认了这一分支机构。

因为吴玉章善于经营,加上台儿庄的商贸没有因为北运河断航而萧条,吴家票号的生意做得很红火。几年之后,盈利超过本金。因为吴家票号不是日升昌的正式分号,不需要上交利润。吴玉章就用他的盈利,兴建了这处建筑,门头上悬挂日升昌记的匾额,业务上独立经营。

昌记南面临河,北面临街,占地 997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外部为鲁南建筑风格,设计为票号规制。

吴家票号经营到1914年,随着日升昌的倒闭,吴家票号也宣布停业。没有兑现的业务,转交给恒济永钱庄。

恒济永钱庄于1915开业,老板为台儿庄人高济良,官至统领、议员。经理是处世练达的顿庄人田士珍。恒济永开业不到一年,就成为当地的老大,几乎垄断了台儿庄的金融业务。可是,因为时局不稳,不断有商人破产,活贷变成死账,恒济永钱庄于1926年停业。在停业休整期间,奉军开进台儿庄,把银库抢劫一空,放火把门楼烧掉,剩下的楼房又毁于1938年的战火。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是2009年重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