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严建强教授谈博物馆建设

(2010-12-07 20:05:14)
标签:

杂谈

严建强教授谈博物馆建设

(杨传珍记录,未经本人审阅)

201117日,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以下简称博物馆系)主任严建强教授到台儿庄古城,就博物馆建设谈了自己的看法。现根据现场记录,整理出谈话要点。

严教授认为,现代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有一个明显区别:传统博物馆在定位上是展示器物,现代博物馆定位是传达信息,要有故事主线,器物是证明故事真实性的依据。做现代博物馆的文章,要有多门学科做支撑,做出来之后,要用学科方法进行评估。

浙江大学博物馆系承担过多处博物馆的建设任务,最近做得比较成功的是扬州博物馆和常州博物馆,也有在别人做砸的基础上重新改造成功的案例。有一个市,投资了1.2个亿建设博物馆,建成之后上下都不满意,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找到浙大博物馆系。我们看了之后认为,原先的策划者定位模糊,要展示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他们自己都没有搞明白。

传统博物馆展示器物,设计人员或者是文物考古出身的专业人员,或者是艺术专业的技术人员。这两种人员,只能做器物定位的传统博物馆,不能做信息定位的现代展馆。文物考古人员做出来的,只能自我欣赏,大众不买账;艺术专业的设计者,只知道把已有的器物展示出来,他们对器物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一定做过研究。他们做的产品,往往出问题,有硬伤。

信息定位的故事类博物馆,器物不一定要具备多高的级别,是否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能不能讲得精彩。故事是主线,器物是文化座标,还原场景。这样的博物馆,故事清晰流畅,观众和游客喜闻乐见。

当然,博物馆不是普通的游乐设施,要讲究科学性,能够经得起专家评定。我们建的扬州馆,在验收的时候,一位权威人士说,这个馆的水平之高,专家没想到,领导没想到,同行没想到,百姓没想到。我们之所以建出这样的水平,就是有多门学科支撑,定位定得准。

以扬州馆为例,我们做的人物塑形,每一个时代的人物,都有古人类学依据,背景植物,有花粉报告依据。这些,艺术类陈展人员是不考虑的,他们也许在布展上很专业,但是缺乏综合学养,比如物候学、古人类学。我们在为南方某个市设计展馆时,有一个单元没有说清楚,施工人员做出来的古人塑形,是南方人种。我们发现之后提出整改意见,告诉他们这个地区很特别,五千年前在这里生活的是古中原人,而不是南方古人。这些,艺术类陈展人员不一定考虑到。

一个现代博物馆,建好之后,要能够经得起科学实证,观众要喜欢,领导要满意,同行要佩服。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就不能算成功。

对博物馆的评价,必须好看。不好看,游客不买账,你花钱建好了,没有观众,火不起来,就是资源浪费。同样的器物,在展示时不同的定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博物馆首先要留住观众的脚,留住了脚才能留住眼睛,留住了眼睛才能让人思考,你这个展馆才有意义。这样的好看,与艺术系做出来的好看不一样,艺术只追求美,可以忽略真。博物馆的美,要受到文史和科学的制约,在真中求美。只有美不行,只有真也不行,必须有机结合。所以,我们做策划,一开始就考虑到定位,我要展示什么,让观众知道什么,围绕这个定位,用器物和塑形、展板来讲述。

博物馆内的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场合,要考虑以观众视角为特点的认知心理。对成功与否的评估,要看两个方面,一是传播动机,二是观众印象。传播动机判断,看你的设定是否合理,即构造的合理性;观众印象评估,就是看你有没有把传播目的落实到实处。博物馆的策划大纲只有学者才能执笔撰写,技术人员是写不出来的。他们只能做出艺术判断,我要确立主题,要考虑空间,考虑怎样才能感动观众。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先感动自己,然后把你的感动传达给观众。要表现什么,是学者的思考,怎样感动观众,是技术,是表现形式,也就是传播。这两者要结合,不能两张皮。现代博物馆的建设能否成功,关键在脚本的撰写,布展理念都在脚本里。我首先确定目标,表现什么主题,要实现什么目的。我们每接一个工程,首先要成为这方面的学者,成为那个地区的文史专家。我是学世界文化史的,在宏观上能够把握,有比较视野,不会陷进去,过高估计他们的文化现象,但是我对那个地区的文化史并不熟悉,对某个领域的细节更不熟悉。我首先要阅读相关文献,有时候,建一个馆,要读几百本书。然后,召开一系列座谈会,我要请那个地区的顶尖文史专家给我讲课,我一定要弄清楚那里的文化。做完这一步,我才动笔写策划大纲。我是先做“海绵”,再做“喷泉”。扬州的佛教文化博物馆,我和我的学生做了很多研究,写了将近200页的策划大纲。

(20101217日,陈市长在古城建设专题会上,就文化展馆建设做了指示,与严教授不谋而合。陈市长说:文化展馆建设,首先是撰写大纲,明确定位,要请高手,设计陈展更要请高手。目前在建的几个馆,在程序上你们没有找对路子,这就出了问题。建设展馆,有三个流程,你们要按照流程一步步往下走,不能先找施工人员进行设计,倒着走是不行的。第一个流程,写主题创意大纲,搞策划要有权威专家组,以一个专家为主,其他人出主意。专家组写出主题创意大纲,陈展专家才能写陈展大纲。陈展技术人员是公用的,或者说是工具性的,撰写创意大纲的人,是那个领域的权威学者。他们是两种身份。主题创意大纲的撰写者必须是那个领域的权威,你们让传珍老师写青楼文化展馆的大纲,那是难为他了,他是组织文字的内行,不是青楼文化专家,对青楼没有研究。专家把主题创意大纲写好之后,再往下走,进入第二个流程。第二个流程是找懂市场的团队,论证这个创意是否符合市场要求,能不能与旅游市场对接,你要表现的主题如何让游客参与互动。这样,就要让懂经营和懂高科技的专家一起策划。走完这一步,才能进行招标,进行深度策划。找专家,要“激光制导”,不要漫无边际撒网。最后一个流程,是商家策划,旅游活动策划,多媒体策划。如果策划得好,施工时要价太高,我们就只用他的策划,付给他相应的费用,另找别人施工。这三步,首先是立意,后面是技术,立意有立意的要求,技术有技术的标准。走完这三步,才能撰写陈展大纲。这些流程,不能走错,走错了,时间成本太昂贵,我们受不了。)

策划与设计一定要一体化,博物馆的脚本,不是文学脚本,不是纯文学的工作,考虑到空间的分配,策划才能妥贴。博物馆的设计,有三个原则,一是故事叙述逻辑性原则,二是观众行为合理性原则,三是空间利用最大化原则。

台儿庄古城,的确是一座凤凰涅盘城市,你们的陈市长,确实是大手笔。台儿庄古城重建之后,仿古建筑之中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要把中外游客吸引过来,延长他们的逗留时间。运河文化、大战文化、鲁南文化的象征性符号要加强,让游客接受古城是凤凰涅盘的观点。你们提炼出的三条文化主线很好,考虑得比较周全。建八、九十个展馆,要避免争夺资源,避免雷同和单一,那些同质性强的展馆,该整合还要整合,在内容上解决观众兴趣递减问题,有些展馆,名头不要大,陈市长所说的要“小题大做,小题深做”,是很高明的主张,只有这样,才能超过观众的期待值。生动活泼,言之有物,观众就会喜欢。

观众入馆,一般是带着问题来,他希望通过参观,解决他的某些困惑,博物馆能否把观众的问题回答清楚,是成功与否的标志。你要考虑,我这个馆,要解决观众的什么困惑,传播目的要明确。如果目的不明确,构造就含混,陈展内容就缺乏依据,你自己也不知道要告诉观众什么,这样建成的馆当然是模糊的。

建博物馆,一般是先有主题和实物,根据这些撰写大纲。策划大纲写好之后,由策划者给建设者下达场馆建设任务书。博物馆的展室,要考虑到观众的近身和视距,单体空间的间距最好是9米,不能少于8米。你们在已经建成的建筑内策划展馆,这是一个挑战。

关于策划大纲,一定要找到核心,用主题串起各个文化碎片,提出问题,用实物证明,最终做出来的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大拼盘。观众是在行走中学习接受的,博物馆的前言不能长,一个单元的文字,不能超过300字,要估计到观众在某个地方的停留时间。在一个视角里,实物、造型、信息传达系统要有机结合,不能三张皮,只有形成统一系统,观众才能一看就明白。

严建强教授对于我们的古城重建博物馆感兴趣,表示可以考虑合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