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涨潮日》读后

(2008-12-15 11:25:08)
标签:

杂谈

《涨潮日》读后

杨传珍

通过鼎公介绍,1991年 和隐地先生建立通信联系,转眼15个年头。此间,受到隐地先生许多关照:无偿赠书,超量给我支付为《尔雅人》写书评的稿费(那段日子,我在吉林大学读书,是一个经济拮据的穷学生),我的小说在中央日报获奖之后,他亲自给兑成美金寄来,并反复叮嘱,“要慎重使用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后来我用它买了房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家)。这些帮助,都是有形的。隐地先生对我的无形帮助和激励,远远超过这些。我每次收到他寄来的书,或收到他的来信,都感到获得一种力量,一种自信,一种被权威承认的踏实。这在我被文学杂志冷遇、被周围的成功者歧视的年月,尤为珍贵。

早就知道隐地先生出版了记述自己早年经历的《涨潮日》,一直没有见到。前不久,经隐地先生和鼎公推荐,我和顾玮、杜紫微的文学对话《大木成琴》在《明道文艺》上发表,用所得稿费买了一批尔雅书,其中就有《涨潮日》。利用周末和周日两天读完,生出许多感慨。

王鼎钧先生在《关山夺路》的结尾,引用了隐地先生的诗:

        拥抱我们的人

        最后  都成为

        看不见的背影

当时,读《关山夺路》时读到这里,虽然也感到了这首诗的分量。可是,因为沉浸在鼎公的书里,意犹未尽,对隐地的诗不可能过多咀嚼。读《涨潮日》,真正体会到了隐地写这首诗的心境,理解了这首诗承载的酸甜苦辣。

过去,我只是体会到隐地的儒雅、豁达、智能和对后学的爱心。虽然知道他也从贫困中走过,却并没有细想。在我的潜意识里,谁的童年都没有我的童年更不堪回首。走进《涨潮日》,才对他的早年经历感到惊心动魄。按说,一般人会被这样的命运击倒,可隐地站了起来。更为可贵的是,从他身上,你看不出饱经忧患留下的伤痕。就连用佛心法眼察人阅世的王鼎钧先生也说:“想当年他优雅从容,并无寒门迹象。”(王鼎钧:《隐地涨潮》,载20001128中央日报·出版与阅读)

其实,饱受内在心灵伤痛的隐地,还是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出了早年的遭遇的痕迹,这就是患难赐给他的坚韧、自强、善良、勤奋。在自然界里,肥水充足的土地长出来的植物,一旦离开原生地,马上就会缩水,而在贫瘠干旱的环境中长大的树木,则具备坚实致密的质量。隐地不仅坚实致密,而且在潜意识当中形成了稳固的同情之心,希望“他受过的苦,后人不必再受。”(王鼎钧)正是这样的襟怀,使得他在事业成功之后,继续扎实前行,越走越远。

隐地童年的困苦,虽然与国运相关,但是,双亲性格则是导致他痛苦的直接因素。我们感谢苍天,隐地先生在继承父母的性格特点时,选择了阳光的一面,或者说把他们容易自伤和他伤的性格转化成了创造动力和为人处世的本领:老父亲对朋友的轻信,在隐地这里成为豁达;做生意的屡败屡战,在隐地这里成为越挫越勇;异想天开的冒险,在隐地这里化为诗情。而老母亲的唯美主义,骨子里的富贵意识,在隐地这里成为尔雅的经营理念。

苦难,对强者是一块垫脚石,对弱者则是万丈深渊。隐地是在克难中成长的,他生命中的每一步,都是为今天的成就积累力量。可以说,少了哪个环节,隐地的人生之路都会改写。隐地先生说他喜欢这样的人生,如果有别样的生命流程供他挑选,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挑选现在的人生方式。我想,这源于他对文学的酷爱。他要用自己的努力,把“可能存在”的文学经典催生为“事实存在”,为中华民族增添文学遗产。在实用科技飞速发展、人文精神缺失的今天,这种努力尤为可贵。

我们从隐地先生的一系列作品中,能够感觉到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本我”似乎比常人丰沛。在艰难的历练中,他靠顽强的意志和责任心,把“沸腾的激情”转化成了“超我”——创造的力量。在撰写这部自己的“私房”时,面对无法回避的辛酸和委屈,虽然采取了直言的方式,却以他的仁厚之心,为一个个曾经给了他帮助的人立传,使《涨潮日》成为感恩之作而不是泄愤之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隐地的看与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