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越不大
(2009-01-29 02:17:35)
标签:
春节情感 |
分类: 私隐 |
《等待春天》
春节几天,我像归巢倦鸟,困了睡,饿了吃。基本上,每天醒来吃过第一餐,天就暗了,年初一、初二、初三都这样。喜欢摄影的人都很关心光线,看着外面的天亮了又黑,我心里有些淡淡的不安。
只有六天,不到一周的时间。用四年时间所打成的问号,我没把握是否能在短短的春节假期里就找到答案。而我在春节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跟身边的朋友说,“春节我要好好想想,想一想来年......”
来年,来年怎样呢?我不知道,答案全在这六天里。本来,这六天我该天天坐立不安,现实却是我“以逸待劳”,“无为而治”。
在夜晚之前,我习惯出去逛逛。其实没什么目的,就为了逛而逛。我不想整个春节的回忆只剩下床与黑夜。
岭南县城的夜晚,治安不太好,出来逛的人却不少。年初一那晚,天上下着小雨,有阴风,湿冷,街上热火朝天。没有女人不喜欢逛服装市场的,这点不会随着岁数增长而改变,我在大姐或老妈身上都能得到答案。
县城有一家店,老板是个光头佬,矮、胖、丑,但进货眼光独到。做了十几年服装,靠口碑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一个春节下来能赚十几万。在这个县城里,哪个女孩想说自己时尚,如果没逛过光头佬的店,是缺乏底气的。在某种意义上,光头佬俨然成了我们县城的“时尚教父”。
从姐姐们选中的衣服堆中挑出2件,是给妞妞的新年礼物,让她们记我的账。然后我就对服装市场失去了兴趣,决定一个人到街上走走。
我们家门口的这条街,叫人民路,是县城的商业中心。几百万县民所习惯的“逛街”,基本是在这儿逛。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春节这几天会有那么多人逛这条街,从我住的地方跑下来不过3分钟,真没啥好逛的。后来想到,有很多人是需要3个小时才能到达这儿。可能对于他们,逛这儿就是一种幸福。而幸福感,我好像缺失很久了吧。
为寻找幸福感,我曾喜欢上独立特行。不知道为何那么多人怕寂寞,我挺享受一个人行走的感觉。一个人走路,吃饭,加班,听音乐,或发呆。因此,不管在很多人的公司,还是在只有两个人的家,我总显得“离群”。
你有过经常在一个时间点,光顾一个快餐厅,要同一个套餐,并坐在同一个座位的经历么?鼎好5楼有间吉野家,我经常在午休时间的1点结束之后过去,点一份“鸡肉碗蒸”套餐,然后走到尽头靠玻璃窗的座位,独自享受一碗饭的时光。
记忆中,我很小就这样了,这好像是我老豆造成的。老豆是老爸的意思,广东这边的俗称。家里女孩多,男孩少,为避免我变娘娘腔,他很小就训练我。比如,还在尿床的阶段就一个人关着灯睡觉,或是刚开始对女孩会脸红的时候自己去理发店。当年老豆的初衷也许是训练我独立,没想到搞成了孤独。
我不担心自己的孤独,但挺放心不下孤独的爷爷。初二回乡下,发现爷爷真的老了。快90岁了,我们几个在北京的孙辈,一年才回去一次,每次都待不了多久就走。这2年开始,爷爷腿脚不好,却总拄着拐杖送我们到路边。我们让他别出来,他不听,倔强得像个孩子。当爷爷老得像个孩子的时候,爸妈就真的老了,而我们也该长大了。
我跟妹说,我们都不是孩子了,你也不能“越长越不大”。因为孩子气的问题,我经常跟大姐吵架,但我没法跟妹吵,因为这是一个连她领导都无可奈何的家伙。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让领导都“FU了YOU”,在这个问题上我挺服她的。
初三晚上,妹的小学同学过来窜门。人进来后,妹一直在沙发上坐着,屁股没有丝毫挪动的迹象。我想起她跟领导去见客户,还是领导倒的水。所以,我很自觉起身帮她煮水,泡茶,递杯子。
也是这恍惚间,我发现她的同学都长大了。就像从记忆中窜出来,从嘻嘻哈哈的小丫头变得亭亭玉立。这样的结果也只是证明一点,我在老去。我发现最近很喜欢用的一个词是“记忆中”,总喜欢沉溺回忆其实也是在老去。
初四之后,假期很快就过去。我曾经最怕是一无所获,但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踏实。貌似一事无成的假期,最大收获就是想明白了来年怎么做。来年,这是一辆通往未来的小火车。
这种顿悟来之不易。就如从男孩变成男人,不只是由女人帮忙就能完成的,需要自己想明白很多事情。这是一道坎,想明白,就跨过去了。想不明白,一辈子“卡门”。
我曾经想当作家,因为爱幻想。后来放弃,因为幻想不再。我现在像多数人一样生活着,而作家一直只是少数人。
我曾经要等待春天,幻想春天之后做一个幸福的人。我以为至少要等到明年的,后来发现其实幸福就在明天。
一位先知的朋友告诉我,干嘛要等待,随时都可以是春天,随时都可以幸福,只要你愿意。她说我,其实不是等待春天,而是等待一个借口,让自己承认春天。
不知道北京还冷不冷。回到广东还没几天,我竟然很想念它。3天后,我又会见到新白云机场,然后是首都机场。我还记得农历12月29日早上六点的首都机场,热闹得跟江南早市似的,让我意外。
那时我就想到了,每年春节最美的不是回到家,而是那段通往家的心路与历程。
2009.1.29,1:59
春节几天,我像归巢倦鸟,困了睡,饿了吃。基本上,每天醒来吃过第一餐,天就暗了,年初一、初二、初三都这样。喜欢摄影的人都很关心光线,看着外面的天亮了又黑,我心里有些淡淡的不安。
只有六天,不到一周的时间。用四年时间所打成的问号,我没把握是否能在短短的春节假期里就找到答案。而我在春节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跟身边的朋友说,“春节我要好好想想,想一想来年......”
来年,来年怎样呢?我不知道,答案全在这六天里。本来,这六天我该天天坐立不安,现实却是我“以逸待劳”,“无为而治”。
在夜晚之前,我习惯出去逛逛。其实没什么目的,就为了逛而逛。我不想整个春节的回忆只剩下床与黑夜。
岭南县城的夜晚,治安不太好,出来逛的人却不少。年初一那晚,天上下着小雨,有阴风,湿冷,街上热火朝天。没有女人不喜欢逛服装市场的,这点不会随着岁数增长而改变,我在大姐或老妈身上都能得到答案。
县城有一家店,老板是个光头佬,矮、胖、丑,但进货眼光独到。做了十几年服装,靠口碑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一个春节下来能赚十几万。在这个县城里,哪个女孩想说自己时尚,如果没逛过光头佬的店,是缺乏底气的。在某种意义上,光头佬俨然成了我们县城的“时尚教父”。
从姐姐们选中的衣服堆中挑出2件,是给妞妞的新年礼物,让她们记我的账。然后我就对服装市场失去了兴趣,决定一个人到街上走走。
我们家门口的这条街,叫人民路,是县城的商业中心。几百万县民所习惯的“逛街”,基本是在这儿逛。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春节这几天会有那么多人逛这条街,从我住的地方跑下来不过3分钟,真没啥好逛的。后来想到,有很多人是需要3个小时才能到达这儿。可能对于他们,逛这儿就是一种幸福。而幸福感,我好像缺失很久了吧。
为寻找幸福感,我曾喜欢上独立特行。不知道为何那么多人怕寂寞,我挺享受一个人行走的感觉。一个人走路,吃饭,加班,听音乐,或发呆。因此,不管在很多人的公司,还是在只有两个人的家,我总显得“离群”。
你有过经常在一个时间点,光顾一个快餐厅,要同一个套餐,并坐在同一个座位的经历么?鼎好5楼有间吉野家,我经常在午休时间的1点结束之后过去,点一份“鸡肉碗蒸”套餐,然后走到尽头靠玻璃窗的座位,独自享受一碗饭的时光。
记忆中,我很小就这样了,这好像是我老豆造成的。老豆是老爸的意思,广东这边的俗称。家里女孩多,男孩少,为避免我变娘娘腔,他很小就训练我。比如,还在尿床的阶段就一个人关着灯睡觉,或是刚开始对女孩会脸红的时候自己去理发店。当年老豆的初衷也许是训练我独立,没想到搞成了孤独。
我不担心自己的孤独,但挺放心不下孤独的爷爷。初二回乡下,发现爷爷真的老了。快90岁了,我们几个在北京的孙辈,一年才回去一次,每次都待不了多久就走。这2年开始,爷爷腿脚不好,却总拄着拐杖送我们到路边。我们让他别出来,他不听,倔强得像个孩子。当爷爷老得像个孩子的时候,爸妈就真的老了,而我们也该长大了。
我跟妹说,我们都不是孩子了,你也不能“越长越不大”。因为孩子气的问题,我经常跟大姐吵架,但我没法跟妹吵,因为这是一个连她领导都无可奈何的家伙。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让领导都“FU了YOU”,在这个问题上我挺服她的。
初三晚上,妹的小学同学过来窜门。人进来后,妹一直在沙发上坐着,屁股没有丝毫挪动的迹象。我想起她跟领导去见客户,还是领导倒的水。所以,我很自觉起身帮她煮水,泡茶,递杯子。
也是这恍惚间,我发现她的同学都长大了。就像从记忆中窜出来,从嘻嘻哈哈的小丫头变得亭亭玉立。这样的结果也只是证明一点,我在老去。我发现最近很喜欢用的一个词是“记忆中”,总喜欢沉溺回忆其实也是在老去。
初四之后,假期很快就过去。我曾经最怕是一无所获,但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踏实。貌似一事无成的假期,最大收获就是想明白了来年怎么做。来年,这是一辆通往未来的小火车。
这种顿悟来之不易。就如从男孩变成男人,不只是由女人帮忙就能完成的,需要自己想明白很多事情。这是一道坎,想明白,就跨过去了。想不明白,一辈子“卡门”。
我曾经想当作家,因为爱幻想。后来放弃,因为幻想不再。我现在像多数人一样生活着,而作家一直只是少数人。
我曾经要等待春天,幻想春天之后做一个幸福的人。我以为至少要等到明年的,后来发现其实幸福就在明天。
一位先知的朋友告诉我,干嘛要等待,随时都可以是春天,随时都可以幸福,只要你愿意。她说我,其实不是等待春天,而是等待一个借口,让自己承认春天。
不知道北京还冷不冷。回到广东还没几天,我竟然很想念它。3天后,我又会见到新白云机场,然后是首都机场。我还记得农历12月29日早上六点的首都机场,热闹得跟江南早市似的,让我意外。
那时我就想到了,每年春节最美的不是回到家,而是那段通往家的心路与历程。
2009.1.29,1:59
前一篇:姐弟·年
后一篇:在掌心中迎接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