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格》专访内容(一),一直很忙,这才应大家的要求贴出来,抱歉啦~

(2006-10-29 12:51:32)

这篇专访的内容丰富,一次贴不完,会分几期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里还要再次感谢容光同志和《24格》杂志~

 

《24格》专访内容(一)

 

进入2005年来,网上的一只胖狗逐渐火了起来,他自称是中国第一个动画演员,努力而勤奋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至于他的创造者——阿桂,从一个完全与动画无关的美院学生,到一个初识动画并为它疯狂的爱好者,再到现在一个真正的自由动画人,只身来到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完成了这一切的转变。现在由于胖狗系列大受欢迎,阿桂blog流量已经超过几十万人次。胖狗系列最新一集《70年代下》在广大网友望眼欲穿的期待下,日前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并且在北京电视台动画频道的《闪天下》栏目分段播出一周。

《动画速写系列》(《胖狗系列》)流畅的动作很难让人把它和flash动画联系起来(并不是说flash做不出来,而是flash往往在动作表现方面被大家忽视),它似乎更接近传统动画。这是由于阿桂在制作时主要采用了逐帧绘画的方式,在现今的动画圈里,几乎已经没有这样制作动画的个人或团队了,因为它的耗时耗力,正逐渐被市场淘汰。但我们不敢说在告别传统动画的同时,我们的动画是否失去了什么。到底胖狗系列之《70年代下》带给我们怎样的回忆呢?怀揣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访了胖狗狗的窝——阿桂的工作室,带大家一窥胖狗制作背后的故事。

 

阿桂的个人网页:http://www.ghztop.com/page00.htm可以下到胖狗的所有剧集哦!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193783551

 

70年代下》的制作持续了三个月,全片共23分钟,是目前国内网络上流传最长的一部flash动画。在《70年代上》里,集合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经典动画,长5分钟,当时特意留下电视剧部分,准备在下集展示。全片共收录了45首经典老歌,下面这些经典画面带给我们属于那个时代的美好回忆。

 

《动画速写系列》又被网友们习惯地称呼为《胖狗系列》,主人公是一只大脑袋狗,配角有一只猪腰子脸的猫和一只性格严厉的兔子,三人一台戏,在阿桂搭建的舞台上,三个人cos着经典电影中的各种经典对白和动作,通过动画夸张手法的表现,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初次见到阿桂,和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至少记者一直以为阿桂应该是一个跟胖狗一样胖的人(笑)。不过当谈及理想,对动画的热爱,记者认定这个人就是在网上不断说着:动画是我生命的那个人。

 

关于自己

 

你在学校学的不是动画专业,是吗?

 

对。我本科学的是视觉传达设计,就是以前通常所说的装潢,更直接的说法是平面设计。后来考上研究生,我选的研究方向是动态包装,这也是和我的专业结合,动态包装就是动画和商业广告的一种结合。毕业后也到广告公司干过,做了将近一年的创意总监。但后来感觉还是想做动画,所以就辞职了。

 

那你对动画的热爱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么?

 

我小时候很喜爱漫画,是看着《机器猫》长大的。那时我的梦想就是当个漫画家,即使后来上了大学也还是想当漫画家,直到研究生一年级时都没放弃呢。至于从事动画行业,则是从来没想过,因为早就知道动画是怎么做的,觉得一秒钟要画12张或24张画很累,当时好像还有人问过我,你将来搞动画吗?我摇头说:不要,太辛苦了!那时还很小,就觉得一张一张地画,太没意思了。

 

那后来你是怎么发生转变了呢?

 

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做了一个《纯平面爱情故事》,本是做着玩的,但没想到反响特别好,那个时候flash在国内刚刚发展起来,“闪客帝国”刚成立,在网上当了几周第一名受到鼓励,一下子认识到动画的快乐和神奇之处。动画就是把一些平面的、完全没有生命的东西变得有生命,你就好像造物主一样,感觉特美好。

 

然后就一门心思投入动画行业了?

 

我是2000年开始做动画的,当时看了宫崎峻的动画给我震撼特别大,因为那时的我还只知道用flash做动画挺有意思,于是马上就有目标了。我觉得人的一生应该有一个能让你不断追求的目标,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就好像每个人都有热量,有些人能提取一点热量煮开一锅水,但也有人就这样肆意挥发了自己的能量。

 

关于动画

 

那动画是你自学的吗?

 

研一时,意外得知离我家不远还保留着一个传统动画公司“长城”,那时他们在做《岳飞传》,我就去那儿呆了将近一年,在传统动画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是从加动画开始的,后来也学做原画,对动画慢慢有了了解。《喜剧之王》就是那时创作的,是纯逐帧动画。并且还先在纸上画出来了,不像现在直接在电脑上操作。那个动画总共不到30秒,我做了将近一个月。所以传统动画的学习对我很重要。

 

你怎样做到声音和画面的配合?

 

我都是采用前期配音的方式,如果以音乐为主,我会先准备好音乐,因为音乐就是一个时间脚本。后期的时候,我特别强调口型要对准。(指着桌子上的镜子)我会对着镜子,按自己的口型来画。所以人物的对白、歌唱,都是我前期做好的,然后再在后期用动画对一遍,这样就特别准。我现在对口型本身已经有一种偏执了(笑),因为我觉得动画,只要不是太写实的,眼睛和嘴的变化都应是很丰富的。我认为在表现上,嘴的变化比眼睛还多,如果嘴的动画用循环的话,那丰富感就降低很多。

 

关于人物动作的描绘,现在一定有很多心得了吧?

 

是的。迪斯尼的动画,有很多动作都是找真人来表演,我之前做的“骇客帝国”和“周润发”的那几集,跟这个概念差不多,都是根据真人的表演来提纯动作。动画作为艺术产品肯定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日本比较写实的动画也好,欧美比较夸张、变形比较厉害的动画也好,其实它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每个动作都需要提纯,不可能和生活中一模一样。作为动画人要做的就是把人生活中的动作、表情提纯、夸张化,让观众觉得你表现的动作有力度。人们看动画就是要看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日本动画看来写实,动作也很真实,其实是他们把很多东西提纯并模式化了,使你既能感觉到动作的冲击力,又让你觉得很自然。另外动作的弹性很重要,很多动画都不太注重这个。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