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的回忆
(2009-09-22 14:21:11)
标签:
杂谈 |
第一次看到慈铭体检,好像是在一本财经杂志上,评选出年度最佳的几个快公司或者商业模式,我一般关注互联网行业比较多一点,不过慈铭我还是注意到了。毕竟体检的经验大家都有过,从小时候学校组织体检,在大礼堂里医生们挨个摆桌子,同学们手拉手排着队体检,到后来升学要体检,工作要体检,出国也要体检,在医院检得多了,难免听到许多抱怨。做一个专门的体检公司,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开创出一个新的行业,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第一次看到这家公司,感觉有点悲喜交加。喜的是从此不要再担心医院出于牟利的目的而夸张评价我们的身体状况,悲的是催生出一个新行业的医疗体系,恰恰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的行业,岂不令人担忧。
世界上有完美的医疗制度吗?没听说过。生活在美国的同志们个个觉得水深火热,绝对的看不起病。除非公司福利特好的,连家属的牙科都cover的,大部分人提起高昂的医疗保险,都痛心疾首。看急诊的时候,据说除非断手断脚地抬进去,能立马上手术台,其余的等上几个小时是常事。我一朋友的小孩感冒发烧,去急诊室等了一下午,硬生生发展成肺炎了才轮上看。看专科医生就更要命,先预约再排期,一排排出去几个月是常事。我听说过有得了病立刻买机票回国,看完了再打个飞的回美国,还更加省时省钱的。
那中国的医疗制度就是好的了?这问题估计谁也不会回答是,这个行业灰色的黑色的内幕太多,我见得少,也不敢随便说,有时候跟一边听听,都觉得毛骨悚然。所以还是经常勉励自己,多吃多睡多运动,每年按时体检,没病没灾,比什么都强。
今年单位组织的体检,就是在慈铭。去年似乎也是,我忘了什么原因我自己给耽误了没去。我还挺认真的,从昨天晚上开始就吃得清淡,晚上也没敢吃宵夜,一大早起来不吃不喝就去体检了。不知是我运气好,还是他们生意好,人很多,做哪项都得排队,为了做B超,空腹一杯一杯地喝水——我最怕空腹喝水,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说这样做对身体好,可是我一喝就难受。一直饿到12点半,喝了一肚子水,都快吐了才算把所有项目做完。
对了,我正好赶上跟华为的员工一起体检,因为某些传闻的原因,我看向他们的目光难免带些同情,哈哈。
嗯,这次体检,时长超过我的估计,或许是我效率不高。但是回忆起在多伦多每年一度的免费体检,据说由政府买单,每人大概要200加元。该做的项目都是有的,给家庭医生打电话约时间,到点去了,抽血是护士来,检查就在一个房间里,一个医生呼啦啦就做完了,大概花不了半小时。
这是我觉得国外医疗制度中明显比国内好的地方,可是家庭医生制度在中国推行的可行性大吗?明显不大。更何况,同志们都说了,家庭医生除了会体检,会看个头痛脑热之外,更专业的东西他们也不甚明了,信不过啊。
世界上有完美的医疗制度吗?没听说过。生活在美国的同志们个个觉得水深火热,绝对的看不起病。除非公司福利特好的,连家属的牙科都cover的,大部分人提起高昂的医疗保险,都痛心疾首。看急诊的时候,据说除非断手断脚地抬进去,能立马上手术台,其余的等上几个小时是常事。我一朋友的小孩感冒发烧,去急诊室等了一下午,硬生生发展成肺炎了才轮上看。看专科医生就更要命,先预约再排期,一排排出去几个月是常事。我听说过有得了病立刻买机票回国,看完了再打个飞的回美国,还更加省时省钱的。
那中国的医疗制度就是好的了?这问题估计谁也不会回答是,这个行业灰色的黑色的内幕太多,我见得少,也不敢随便说,有时候跟一边听听,都觉得毛骨悚然。所以还是经常勉励自己,多吃多睡多运动,每年按时体检,没病没灾,比什么都强。
今年单位组织的体检,就是在慈铭。去年似乎也是,我忘了什么原因我自己给耽误了没去。我还挺认真的,从昨天晚上开始就吃得清淡,晚上也没敢吃宵夜,一大早起来不吃不喝就去体检了。不知是我运气好,还是他们生意好,人很多,做哪项都得排队,为了做B超,空腹一杯一杯地喝水——我最怕空腹喝水,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说这样做对身体好,可是我一喝就难受。一直饿到12点半,喝了一肚子水,都快吐了才算把所有项目做完。
对了,我正好赶上跟华为的员工一起体检,因为某些传闻的原因,我看向他们的目光难免带些同情,哈哈。
嗯,这次体检,时长超过我的估计,或许是我效率不高。但是回忆起在多伦多每年一度的免费体检,据说由政府买单,每人大概要200加元。该做的项目都是有的,给家庭医生打电话约时间,到点去了,抽血是护士来,检查就在一个房间里,一个医生呼啦啦就做完了,大概花不了半小时。
这是我觉得国外医疗制度中明显比国内好的地方,可是家庭医生制度在中国推行的可行性大吗?明显不大。更何况,同志们都说了,家庭医生除了会体检,会看个头痛脑热之外,更专业的东西他们也不甚明了,信不过啊。
前一篇:从青春偶像到超级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