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达沃斯大连夏季年会就像达沃斯委托给大连做的一个OEM。制作流程、质量标准、到最后出来的外形设计在委托方的监控和指导下基本上达到达沃斯本来具有的一个水平,然后啪--给产品贴一个“达沃斯”的牌,齐活。
当然了,其实从里到外都是正宗的中国造、大连造。
不要以为这么说就是在贬低本届达沃斯夏季年会的设计和接待水准。中国人办会有中国人办会的道道。比如,可以动员整个城市资源为这个三天的会作准备,从电台到户外广告牌,没一个传媒渠道不在鼓吹达沃斯此次落户大连对大连的机遇,可以让全城汽车单双号行驶。。这些都是达沃斯在它故乡享受不到的待遇(听说,就算世界经济论坛在达沃斯保持低调,也仍有达沃斯居民在论坛期间公开抗议太过热闹的论坛打扰了小城人民一贯宁静的生活)。
当然,还有话题的设置。世界经济论坛能成为全球论坛、会议的翘楚一大原因就是它不仅设置全球商界的未来议题,甚至是各国政界首脑知会议程与观念交锋的地方。达沃斯夏季年会(又名新领军者年会)显然不准备包裹上那么浓重的政治色彩。几十场话题,几乎都是从商业到商业,从宏观经济走势到微观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固然在逻辑之中,却也着实削减了达沃斯既有的魅力与影响力。一个综合性的、全图景式的达沃斯变身为一个纯商式的达沃斯。
更别提在某些分论坛上,中国各地方官员如何中气十足、宣贯式地为当地招商引资的场景了。
在一个国际性会议上引入如此的招商风格,不禁令某些熟稔中西方商业规则、交际文化的商界人士摇头不已,在会议间隙私下议论。
与之相比,在第一日表现最出色的中国与会者也许非科技部部长万钢莫属。他虽然是用中文,但其发言既较简洁、逻辑感强,更能看出万部长“科技以人为本”的关怀之心,所以不分中外,在场人士均为其发言热烈鼓掌。特别是在论坛结束最后,主持人问台上几位来宾,“同意十年会亚洲会有令人不再担心污染的技术的人竖大拇指,否则将大拇指冲下”时,四人里惟有万钢部长一人“横”出拇指摆出手势。令主持人惊讶而好奇地问为什么。这一个细节显出万钢幽默、亲和的一面。
后来新华社记者四处问听众为万钢表现打多少分时,在奥美公关任职的主持人给出了8.8分。
前一篇:系列三:盖茨的最后“遗产”及隐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