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 |
这些年来,在客厅坐的都是酸枝,和个性一样,又僵又硬。
骨头老化,想起了沙发。一直在找寻一套合用的,线条粗俗的居多,悦目的难觅,至今不获。
七十年代尾八十年代初,意大利生产过一批沙发,块头很大,但是极轻,顺手一举,就能抬走,非常之理想。
这种设计现在再也看不到,当年的买家早已把旧沙发扔掉。要是还有的话,把布包翻新,照用可也。当今家具店中看到的沙发,都很甸重,铁制的脚架,更增加重量。而且外形很刻板,此类东西摆在厅中,正系广东人所说:眼冤。
也从来不明白为甚么有人喜欢皮沙发,牛皮发出的阵阵异味,怎受得了?那是一层由牛只的死尸剥下来的东西,我们怎能整天和腐烂的物体相处?
虽说小牛皮或羊皮较为柔软,尸味亦没那么重,但是我还是抗拒的,家俬用木头做的最佳,不然就是纤维制品。人造海绵,也是俗物,不及格。
好的沙发,应该做得不是太软,否则坐得腰骨弯曲;过硬的话,不如用花梨木或紫檀,适中的,不易找到。
背部一定要高得顶头,脚部最好能升起,一拉手柄,变成张床。手靠处像个枕头,变成贵妃椅横卧亦可。
也应设有个移动书架,方便摆厚皮书。另一边,有个小柜,放雪茄、打火机和烟灰盅。打开其他抽屉,里面尽是零食。
至于有没有电动按摩器,不是重要,这些副设品一旦坏掉很难修理,变成拖着一件死去的器官在身上。
理想的沙发,现成货买不到,只有请人订制,但也得找到一个品味高一点的工匠,不然做出来总有毛病,想到此,还是用回明式酸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