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菜(上)
(2010-11-27 11:07: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談吃~未能吃素 |
最近有一本杂志,引述我说过:「如今我在『杭州酒家』吃到的,根本不逊于『天香楼』。」
这有点误导的成份,必须澄清。「天香楼」还是「天香楼」,不但在杭州本土吃不到那么好的,在香港还是没有一家比得上。
「杭州酒家」受到老饕和杂志吹捧,价钱便宜是很大的因素。老板兼大厨的吴瑞康的父亲吴国良,曾于「天香楼」当过大厨十八年,退休后出来帮儿子。刚开业时我们去吃,是帮吴国良。
一般到「杭州酒家」的客人都赞好,赞好了不提意见,就没进步了,而意见,只有我这种人肯说。吴瑞康很好学,当然想把「杭州酒家」做得更好,这一点毫无疑问。那么,就把以下我要说的话当成一个长辈的唠叨,勉为其难听下去吧。
第一道上桌的酱萝卜,颜色就不对,太淡了,在视觉上已比「天香楼」差。吃进口,不够香,有点太甜的感觉。这是花椒八角的份量掌握得不好,酱油也太淡了,就加强了甜味,不会令人一吃就爱上。「天香楼」的,有无数的各国客人要求买回去当手信。
再下去的凉菜,像酱鸭舌,就太过干瘪。马兰头的刀工不够细,掺杂的豆腐干也切得太粗,这一来,香味尽失。
接着我们就将杂志介绍的杭州四大名菜一一点评:东坡肉,是用一个小泥碗上了盖,一方块一方块上桌的。这种方式是大陆传来的坏习惯,自以为高级,其实酱汁完全浸不到肉,端上来的是干枯枯的一块,违反了真正东坡肉的原则。
东坡肉应该像「天香楼」一样,用一个陶瓮来炖,一瓮有三四块肉,盖满酱汁。卤汁也不会太甜,因为甜味来自最好的绍兴酒,炖东坡肉,除了酱油之外就是绍兴酒,去油的功夫最重要,也最繁复,已没有多少师傅肯花时间做这道菜,变成了一大锅炖出,再分别装进小碗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