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桶牛油

(2010-08-12 09:59:3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

经过一家印度尼西亚杂货店,走进去一看,架上有个金黄色的罐头,非常熟悉,但已数十年不见,是「金桶牛油 Golden Churn Butter」。
最原始的制牛油法,用个木桶,搭在架子上,把牛奶倒入后,用桶边的手把摇动起来,桶翻转了又翻转,最后去掉水份,剩下的就是牛油了。
这个桶叫「 Churn」,制牛油桶的专用名称。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牛油,不是吃这种罐头的,就是一砖砖用纸包成,在冰箱冻得硬绷绷的牛油,亦是这家公司的产品。
那年代大家连猪油都不怕,怎么怕牛油?用把迟钝的刀,一刀削下一大片来,铺在 面包上,撒上些白糖,就是丰富的早餐。
当今众人一听到猪油就摇头,但牛油照吃,等菜上桌之前,不断地涂牛油吃 面包,不亦乐乎,一点也不担心胆固醇,其实牛油的害处比猪油多,大家崇洋,死就死。
这罐牛油是在纽西兰制作的,一听到纽西兰,总有旷阔的草原,无数的牛羊和新鲜空气的印象,对于这种牛油更加放心吃了。
别小看这罐牛油,它卖到亚洲、太平洋各地、非洲、中东,甚至输出到美国,只有欧洲人不卖账,永远不会吃纽西兰东西。
纽西兰产业多数是澳洲人拥有,这罐牛油属于墨尔本的集团 Ballantyne Foods,他们也卖其它奶制品,把大量的芝士粉输出到印度去。
大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销路最大,所以在罐子印有阿拉伯文字。
那么一大罐牛油,有四百五十四克,从前的牛油都不值钱,都是大型装。记得邵逸夫先生讲过,说在五十年代就到纽西兰旅行,印象最深的就是餐桌上摆的那块牛油,砖头那么大,而且是一人一块的。
「吃不完怎么办?」我问。
他笑嘻嘻回答:「丢掉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荷兰牡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