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 書展座談會節錄分享

(2010-07-28 12:13:47)
标签:

杂谈

分类: 访问自己

时间:二零一零年七月廿五日下午三时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S421

下午三时正,蔡澜先生与苏玉华小姐步上讲台,台下掌声雷动,座谈会开始。

 

蔡:「各位好。」

苏:「各位好。」

蔡:「主办单位请我们再等一会,待多些读者进场才开始。现在还好,人不算少。该到的已经到了;还没到的,就不该到。」(观众大笑。)

蔡:「各位不必拘谨,当作在朋友家中聊天就可以了。」

苏:「我们可以互动一点,观众可以多提问。」

蔡:「没错。我们平常做节目也没有讲稿,自然一点就可以了。不如我先问吧。我们可以从对方喜欢的电影了解其为人。喜欢张彻的是一派,喜欢王晶的是一派,喜欢王家卫的又是另一派。请问苏小姐,您最喜欢那部电影?」

苏:「我第一部想起的电影是《齐瓦哥医生》。每个人看完这部电影,心中都会戚戚然。也许因为我对俄国电影比较有感情吧,大家知道,当演员的,总会看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的演戏体系,他那两本书我还放在家中。」

蔡:「你能看完已算了不起......

苏:「其实我没看完。(观众大笑。)只是放在家中。那么蔡先生呢?您最喜欢那部电影?」

蔡:「我印象最深的是《二零零一太空漫游》。电影里有很多让人看不明白的地方,但有一段计算机与人类斗智的,任何人都能看懂。至今印象犹新。」

 

(台下观众开始发问。)

 

观众:「请问蔡先生,为何当今香港的艳情电影会没落?是不是审裁条例太过严谨,窒碍了电影的发展?」

蔡答:「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审查,这个制度是好的。最文明的是瑞典,先放映,后检查。举个例子,当年有一部台湾电影,被瑞典禁播。原因是情节太过悲惨,那些国家并不认同以别人的痛苦来赚取票房的手法。香港艳情片没落,不应将全部责任推向审查,反而是香港电影人为了打开大陆市场而自我审查。这些人都是坏人。」

 

观众:「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曾当过审查小组的成员,当时有一部意大利电影,有女性裸露镜头,小组有十人,其中九个都认为没问题,剩下的一个反对,结果因为这一票,电影便被评为三级片。」

蔡问:「那人是不是老姑婆?」

观众苦笑点头。(哄堂大笑,掌声雷动。)

 

观众:「请问蔡先生,您监制过的电影当中,最满意那一部?」

蔡答:「全不满意。我自己喜欢文艺片多于商业片,但自己当监制的时候,要向投资者负责,结果拍出来的都是商业片,所以没有一部满意。有人问我,你有没有良心?我承认自己对艺术没有良心,但我对投资者有良心。人家拿出那么大的一笔钱,总不能让人冒险嘛。」

 

观众:「那么商业与文艺可以并存吗?」

蔡答:「可以,但很少。例如:《北非谍影》、《金玉盟》、希治阁的几部电影,这些都称得上又好看又有艺术性,现在都成了经典。高手可以拍得出来,但寥寥无几。」

 

观众:「既然拍出来的电影都让你不满意,什么原因让你继续拍下去?」

蔡答:「对我来说,电影是一件大玩具。我监制成龙电影的时候,在南斯拉夫住了一年,在西班牙又住了一年。当地人知道我是来拍电影,会带我到当地最美的地方。没有电影,我就不能有这些机会。我曾监制过一部电影,叫《群莺乱舞》,讲述香港石塘咀的风月场所。我来到香港的时候,这些场所已经不存在。我很向往那段历史,所以我透过电影将它重现,又可以叫美女演员穿上旗袍供我欣赏(观众大笑),实在好玩。」

 

观众:「请问您有看内地电影吗?」

蔡答:「有呀。人家说文革之后没有好电影,直到出了一部《黄土地》。张艺谋最初的几部电影是很不错的,但后来又好像不怎样。现在内地可以买到最平宜、最齐全的盗版电影,看电影比我们那个年代方便得多。看到这么多好电影,却出不到一两个好导演,实在要打屁股。」

 

观众:「我昨天看了《唐山大地震》,看了觉得很感动。请问您对这电影有什么评价?」

蔡答:「先旨声明,我不会看这部电影。我猜,这电影的故事大概就说有一家人如何如何幸福,然后一场大地震,谁死了谁没死,之后又要决定救谁不救谁。千辛万苦救了谁之后,救人英雄又被压死。(蔡先生说时七情上面,比手划脚;观众大乐,掌声不止。)」「我到了这种年纪,已经不看这类硬挤眼泪的电影。我想瑞典等地的审查应该会禁播这电影。不道德嘛,用人家的苦难来赚钱。」

 

观众:「香港电影现在有内地的大市场,却回不到您那个辉煌的年代了,请问是什么原因?」

蔡答:「我的年代也不能说是辉煌。你以为内地市场很大吗?你能分到多少?我回到内地,到处都有盗版店卖还没上映的新片,谁会进电影院?我们从前有东南亚市场,有非洲市场,虽然人口不多,但每个国家付一笔钱,已是一个大数目。当时没有盗版嘛。我曾建议电影公司在上映的同时发行影碟,人家盗版卖八块,你卖十块,但你的质素比人家高,观众还是会买你的;虽说会减少票房,但你不卖白不卖,人家盗版还是照卖,钱都流到人家口袋。方法是可行的,可惜我这个建议从来没有人接受。」

 

观众:「我不同意你的说法。电影院是高收入人士的享受,盗版是给低收入人士的一个选择。」

蔡答:「所以说正版碟要卖便宜一点嘛。现在盗版商把钱都拿走,我们制作人一分钱都拿不到。结果电影院,死;香港电影,死。」

 

观众:「先生到过不同地方拍电影,了解各地的电影文化。请问为何香港出不了像日本的黑泽明般具代表性的人物?」

蔡答:「很多年前我刚来到香港,在车上每个人手上都拿着报纸,心想,香港人真有文化。后来仔细来,原来看的都是马经。香港受英国殖民统治,重视金钱多于文化。香港人都不看书,要拍出好电影一定要有好的文化根底,不看书又如何拍出好电影?我曾跟电影公司老板说,我们一年拍四十部电影,有三十九部赚钱的商业片,拍一部不赚钱的文艺片也可以呀。老板的回复是,可以的话,最好还是四十部都赚钱。」

 

观众:「蔡先生,我想先说说我的感觉。我是第一次在除了我老公之外其它男人的面前有心如鹿撞的感觉。我从零八年开始看您的书,第一本看的是《蔡澜眼中的八婆与美女》,之后便一直关注蔡先生。我老公今天也来了书展,但是不想跟情敌碰面,所以没有进来听您的讲座。其实我很想跟您同游日本,我已访遍香港的旅行社,却找不到您带的团,可否给我一条门路,让我也可以报名参加?」

蔡答:「谢谢你的支持。我最近在玩微博,很多网友也有类似的问题。其实这个年代很方便,有一种东西叫互联网,在网上输入我的名字,甚么数据都出来了。」

 

观众:「蔡先生,您热爱美食,又对电影熟悉;会否拍一部美食电影?」

蔡答:「如果我要再拍电影,首先要确定盗版问题已经解决,但并不容易。有很多美食电影我都很欣赏,像李安的《饮食男女》、外国的《芭比的盛宴》等。其它关于电影的问题,都写在两本《吾爱梦工场》之中。谢谢!」

 

 

后记:座谈会当日并没有录像拍摄,所以这篇文字只是凭记忆写出来,如有不当之处,有赖各位指正,谢谢。

 

* 鸣谢读者杨键煌先生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煎 蛋
后一篇:煮 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