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奥中超伪举国体育 |
分类: 足坛论道 |
虽然不是足球专业运动员出身,但事实证明韦迪的假动作一点不比国脚们差。一个转身就把国奥打中甲变成了打中超,同时还搭上了国青和国少。但猛然转身摆POSE这种高难度动作本身就有风险,不仅容易闪了腰,还容易露底走光。
虽然韦主任用了10点把国字号打联赛事说得好像特别复杂,其实只有一句话就解释得清楚。那就是三支国字号全年增加N次飞行集训,然后中超、中甲、中乙的各支球队,要各陪国奥、国青、国少打一场公开的热身比赛。你看这么说不是比您那10点省事多了,多低碳啊。
当然了,您要像我说的这么简陋怎么向上面交待,怎么把这个决定往“举国体制”上靠。韦主任说了,他不怕被叫做“韦举国”,真的,您的这个姓不好,这个决定更不好。这个连举国体制的边都没沾上,最多是一个“伪举国”。
看看这个方案,我怎么觉得是有人趁着韦主任外行不了解情况把你给忽悠了呢?你不提要国奥参加中甲吗,干脆有人建议参加中超。提醒韦主任一点,现有的方案参加国奥参加中超不计入名次,但中超各支球队和国奥的比赛要计入积分,这又给新一类型的假球提供了温床。对于那些在国奥队当中被征召较多球员的俱乐部来说,他们就有了操控夺冠或者降级的可能性,而那些没被征召球员的俱乐部则处于不公平的局面,等于凭空增加了一个对手。如果俱乐部要是和国奥队的比赛里出主力球员的重大伤病,到时候你们能负责不?而赛程上的安排,势必出现过多的一周双赛,你如何安排才能够保证不影响俱乐部夺冠和保级的形势呢?
当然最后的方案也可能是俱乐部与国奥的比赛不计分,但这样一来比赛就变成了走过场,俱乐部派支青年队和替补的混合军陪着国奥队的替补(或者是替补的替补)打一场公开的练习赛。这样的比赛有多大的锻炼意义,除了浪费中国足协本不宽裕的经费之外,对国奥队有什么帮助?现在这个方案更像是俱乐部应付“举国体制”提出来的变通办法。
方案里提出国奥队只打客场比赛,似乎是给俱乐部着想。但俱乐部主场打比赛不需要负担场租费、安保费吗,这样一场替补出场的比赛难道还会有门票收入吗。一场比赛下来,俱乐部保守估计也要支付近10万元,一年下来就是160万元,一会儿我告诉您这钱能干什么?
还有其他的后遗症不知道韦主任想过没?你在一个职业联赛里安插国字号的比赛,是真不怕让亚足联知道啊。亚冠的第二个考察期就要到了,到时候亚足联再考察中超联赛,是算职业联赛还是算半职业联赛?还有赞助商的问题呢,国字号和联赛的赞助商完全是两套人马,其中的阿迪和耐克更是直接竞争对手。我不知道到时候国奥队和中超球队打比赛时候是穿阿迪衣服吗?还是让耐克再做一套联赛的衣服。衣服不算,他们踢耐克的球,阿迪答应吗?到时候场地里是用倍耐力的广告牌啊,还是放上恒源祥?
说到这了,我不能光质疑不建设,我给您讲一个法国人的故事。当年法国一个地方俱乐部的青年队也没有比赛,后来他们的一个教练就开始请其他地方的青年队来参加比赛。再后来把法国青年队也请来了,再再后来巴西、阿根廷、英格兰这些队都来了。皮雷、维埃拉、阿德里亚诺他们都参加过这个比赛。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比赛就是土伦杯,我们中国队也参加过几次。
咱们亚洲也有学习法国人的,卡塔尔人自从有钱之后,每年的1月份都要办一个青年邀请赛。最初是4个队,后来变成了8个队。这个比赛,我们中国队也去过好几回。韦主任你别说没钱,前面中超陪国奥打比赛的场地费和安保费省下来就能有160万出头,你不如让中超俱乐部各捐10万,国奥全年参加联赛的费用再省下来怎么也能有200万。360万办个青少年的邀请赛很宽绰,国奥队打这个比赛,绝对比和中超的三队打公开赛锻炼价值大。
当然了,我这个方案也有致命的缺点,因为不适合举国体制,不方便您向上级摆政绩POSE。所以我知道,还是您的方案好,实在是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25f5230100icpc.html继续揭露韦迪的伪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