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认识的中国裁判

(2010-03-15 12:43:11)
标签:

陆俊、黄俊杰

体育

分类: 足坛论道

陆俊、黄俊杰、周伟新三名裁判被警方“协助调查”,继02年之后,中国裁判的“黑哨”名声再次响亮起来。相比于球员和教练,裁判几乎是足球圈里比较隐形的一群人,与媒体打交道比较少。自己从业这么多年,算起来打过交道的裁判也不过只有56位,其中陆俊与黄俊杰两人也在其中

陆俊是多年的金哨,他与媒体之间打交道也最多,甚至退役之后长期在媒体出任评论员。我第一次与他打交道就相当有戏剧性。那是1998年的亚运会,陆俊和刘铁军等人是执法裁判。当时正值陆俊与《羊城体育》之间那场著名官司。一场中国队的比赛时,陆俊与刘铁军等人一起在看台上观看比赛,当时正好我与《羊城体育》记者汪晖在看台上看球,我就与陆俊聊了起。陆俊是一个很善谈的人,除了比赛,也谈起了那场官司。有意思的是,他不认识汪晖,更不知道他来自《羊城体育》。他在聊天里大骂《羊城体育》如何乱写,并说自己已经官司肯定会赢。

经过了亚运会的交道之后,以后每次见到陆俊他都很客气,也会经常聊一些关于比赛的事情。“做”比赛的裁判术语我就是第一次从陆俊嘴里听到的,最初吓了一跳,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做比赛”的意思是做工作。后来才知道裁判界的人都这么称呼他们吹的比赛。

陆俊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如果哪个队员在场上和他做对就算倒了霉。他亲自给我讲一个怎么治一个外援,那是沈阳队的一个外援前锋,在场上小动作很多,而且经常是找主裁判转身的时候。陆俊发现了,就故意假装转身,然后突然回头,果然对方的小动作被他发现个正着,他马上过去给出示黄牌。

2001年反黑的浪潮里,我得罪了一次陆俊。因为之前九运会的一场比赛里,陆俊与黄俊杰在看台上观看孙葆洁主吹的比赛,对于孙的一次失误,陆俊对黄说:“他吹比赛就这样,总犯错误。”我在文章里不点名地说了这件事,结果陆俊认为我是故意与他过不去,那之后再见面和我就没有以前那么热乎了。

黄俊杰我们认识得很晚,还是借土伦杯所赐。每年的土伦杯在邀请中国队的同时,都会邀请一名中国的裁判。2006年邀请的就是黄俊杰,当时他和我们记者还有球队住在一个酒店。黄俊杰给我的印象是非常随和,也非常平易近人。当时我们每天晚上在房间里打斗地主,熟了之后,黄俊杰每天都要过来。我们打得很小,有时候叫牌就乱叫,可黄俊杰和我们玩的时候依然叫牌很谨慎,有时打出一付好牌还要给我们复盘一下。当时圈里已经有过关于黄吹比赛很黑的说法,但当时给大家的感觉,黄俊杰非常低调。一场国青队的比赛输了之后,当时的教练组都在大骂当值的主裁判,黄俊杰中途进来不知道,反而说这场比赛的裁判不错,当时的主教练贾秀全很硬的顶了他一句,黄俊杰也没有争辩。

还是土伦杯,之前的两届我也去了。2004年遇到的是杨智强,之前他在联赛里刚刚有过一次改判门,还有一次在禁区里被撞倒的事件,最初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但是接触起来,杨智强的为人相当温和,也很喜欢交朋友。当时我们和国青队住在土伦乡下的一个小旅馆里,杨智强还特意打电话请我们进城喝啤酒、聊天。谈起当时他在联赛里的尴尬场面,他也不避会。

2007年我们再去土伦的时候,遇见的是谭海,谭老师给人的印象是特别真诚,当时对他了解很少,但交谈起来他说话都直率的,而且有着山东人的豪爽。后来回国之后,听大家说起他,才知道他是和孙葆洁两人一样,在圈内少有的好名声。谭老师的记忆力很好,虽然我们打交道不多,但后来每次见面他都能准确地叫出我的名字。

孙葆洁是在2001年反黑的时候我打的交道,当时我自己跑到清华大学他的办公室寻访他,就在他执教的足球队休息室里专访的他。孙老师的最大特点就是客气,每次打电话都极有礼数。但说实话,聊天的时候,没有之前的几位裁判说的实在,感觉说话总是放不太开。

除了谭、孙两位裁判之外,国际级的助理裁判刘铁军在圈内的名声也非常好,他在执法最初时期经常与陆俊搭档出任边裁,后来也执法了多次世界大赛。刘铁军每次见面话都不多,很沉默的一个人。但据说他自己有生意,生活无忧,足球裁判完全是他的个人爱好,所以他在圈内的名声一直很清白。

现役足球裁判大多数都在大学执教,虽然有时候他们讲话时也有不少脏字(陆俊最明显),但接触当中总的感觉他们这个群体的素质要远远高于教练和球员。他们与媒体打交道虽然不多,但是即使是拒绝采访也很有礼貌。2002年反黑高峰时,我曾经两次电话采访当时的争议裁判张建军。我们素未谋面,第一次我是直接打到宾馆找他。但这位传闻中的问题裁判却出人意料地接受了采访,过后再联系时也很热情,远没有球员和教练那样难接触。

因为自身相对封闭的圈子,裁判界不像球队那样很多事都为媒体了解。2001年在西安采访10强赛时,曾经和当地的一名年轻裁判喝酒。当时他说:“在裁判界想要干到国家级,必须得有老人带,否则业务能力再好也很难上去。”至于裁判界收红包的事,圈子里传得满天飞,但都以道听途说为准。

最后再说一个和裁判有关的话题,近来都传陆俊一场收40万,我有点怀疑这个消息的准确性。2002年反黑的时候,圈里人就都在传,陆俊做事非常隐蔽,很少单场收钱,据说只和几个关系密切的俱乐部有来往,而且都是一年一收。所以说他一场收40万,感觉上可信性不大。足协人也只说韦迪说有裁判收过40万,没有点陆俊的名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